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七章 稗官野史

那是兩個菱形套在一起的形狀,中間還有一個大大的紅點兒/

“韓教授,您不用客氣,到是我們,貿然來訪,還望您多擔待。”老人拜拜手,示意我不用客氣。接下來的時間裡,我把之前的經歷慢慢講給老人聽,最後鐵鷹撩開袖口,我現當韓教授看到鐵鷹胳膊上的圖案時,眼神中有種特殊的神色。

“怎麼了,老人家,我的朋友有什麼問題麼?”見他這樣,我趕緊問道。

老人告訴我別急,說著起身從身後的書架上翻騰起來,他這裡的書實在太多了,而且稍加留意就能看出,多半都是手抄線狀本的書籍,從紙張的顏色和個別因為潮溼而散開的墨跡上看,應該年頭不少了。

好久老人才從一堆書裡抽出一本。我看到那很薄,應該不百頁。老人用手翻了幾下,然後在某一頁停下。

“年輕人,你看看這個.”

我看到在韓教授手指的地方,有一個黑色手繪的圖案。雖然因為年代久遠,墨跡有些開散,但我還是可以認出,這個圖案和鐵鷹胳膊上的一模一樣。

“韓老,看來您對這個圖案好像深有研究似的,能不能麻煩您給講講這圖案的來歷。”韓教授告訴我,關於這個圖案,確實有一段傳說,如果不是親眼得見,他也沒想到,野史中的記載,居然確有其事。

相傳早在明朝,明成祖朱棣奪取九五,按聖祖遺訓,和南海諸島國修好,其中有個蘇祿國,見皇恩浩蕩,國王親自來京面聖,這其中的坎坷頗多,但最終還是成功來到了京城。朱棣見對方不遠萬里來朝,很是感動。不僅賜婚,更賞賜了好多的稀世珍寶。

來而不往非禮也,蘇祿國國王作為回報,嚮明成祖朱棣贈送了一顆七彩珍珠,據說這珍珠顏色可隨時令更改,而且若仔細觀瞧,裡面會有仙女翩翩起舞。成祖見狀大驚失色,同時也愛不釋手。經過這次交流,蘇祿國和明朝建立了良好的外交關係。後來朱棣和當年的蘇祿國國王紛紛離世。

但這顆七彩明珠,卻被明朝皇室歷代視為珍寶,直到崇禎皇帝即位。大明江山逐步沒落,外有女貞李自成的叛亂,朝內宦黨猖獗,崇禎帝雖自恃明君,卻也沒有回天之力。突然有一天,崇禎皇皇帝身邊的一位大臣,深夜趕到寢宮。他告訴皇帝,他這幾日縱觀龍脈大勢,似乎有了個巨大的現。

這人告訴崇禎,大明江山之所以內憂外患,全然因為那顆七彩珠所致,原來那顆珠子並非產於海底的珍珠,而是死者怨念所化,當年蘇祿國面臨權利紛爭,戰亂不斷,民不聊生。後來的國王,最終透過戰爭的手段,奪取了政權,偶然的機會得到了這顆珠子。

據說在他身邊,曾有位中原道士,當時那道士便認出這珠子不是善物,因此必須早早託手,而當時蘇祿國正逢於明朝交好,於是蘇祿國王則借獻寶之機,將此禍端轉移至大明,這才有瞭如今的內憂外患。

崇禎帝聽罷大驚,便問對方此話屬實?對方稱當年蘇祿國內道士的後人,此時就在舍下,見中土家鄉慘遭罹難,心有不忍,這才偷著跑了回來。

“愛卿可有辦法化解此難麼?”對方聽皇帝這麼一問,顯得很為難,他告訴皇帝,此為劫數,恐難有回天之力。不過既然那道士還在,不妨把他召進宮來,細細詢問說不定能有轉機。

就這樣,一個道骨仙風的老道,被請進了宮裡,其實當時崇禎帝身邊有很多老道,但像這麼特別的還是頭次見到,據說對方生有六耳,可聽得到六道之音。老道見到皇帝之後,說自己有個辦法,或許可以更改國運。不過要崇禎答應三個條件。

頭一件就是把那位引自己入宮的大臣凌遲處死。這樣可防止天機洩露。

第二崇禎皇帝需入道修行,九五之尊讓位他姓。

第三要把珠子交給他處理,他有辦法把珠子中的元神封住幾百年,到那時,若此珠子中的怨念再次作,他的後人會再有辦法。

崇禎皇帝聽了老道的話,心裡很是不悅,尤其是讓他退位讓賢。這點萬萬不能接受,不過見老道的樣貌並非凡人。因此對他的話還是比較相信的。便跟老道討價還價,問可不可以先照做其中兩點,而自己退位的事,先放放。畢竟改朝換代這樣的大事兒,需要仔細定奪。

老道嘆了口氣,告訴崇禎,自己能做的都做了,至於要江山還是要命全看他自己了,說著把手伸向空中,只見他手裡不知什麼時候多了一個方形的盒子。他手指用力,這時那個木盒子變成了兩個相交的菱形,隨著他的唸唸有詞,原本在崇禎手裡的那顆七彩珠,居然憑空飄到了盒子裡。

本來已經對老道起了殺心的崇禎,馬上意識到對方不是凡人,因此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老道離開。不過第二天,一個在明朝頗具爭議的大臣,被下令凌遲處死。

不過那大臣臨死前曾喊過那老道的名字,據稱此人姓吳名海。但除了韓教授手裡的這本野史外,縱觀整個明朝歷史,再無此人的記載。

韓教授得到這之後,不知道為什麼,對於這上提到的七彩珠格外感興趣。甚至動用自己的關係,一度考證吳海這個人的真實性,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他在一本後世記載中,現了一些蛛絲馬跡。

這個叫吳海的老道,應該一直就沒離開過京城,而且在那本後世之書中,記載著吳海封印那個珠子的全過程。但其中是把吳海其人介紹的跟個神仙的事的,因為自明朝之後,所謂的詭誕小說盛行,因此足見裡面演義的成分不少。因為時間太久了,韓教授對此事的態度,也慢慢消減,不過沒想到,自己有生之年,居然還有機會,近距離的接觸到這件事兒。

後來那本記載了吳海的後世書籍,因一場動亂,不知去向了。

喜歡千萬不要去故宮集請大家收藏千萬不要去故宮集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