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緋色花月(28)

先去了李勁松的病房,大致晃了一下,兩人就又去了趙岑就的病房,還是大概晃了一下,兩人再去陳松釋的病房,隨便看看。

眼看著已經到了上班時間,李子安就帶著汪隼去找到了張儀武醫生。

“張醫生,汪警官有關於陳松釋的事情想跟你瞭解一下!”

張儀武本來在整理資料,聽到李子安這樣說,目光落到汪隼身上的他將動作停下來,微笑著對汪隼伸手。

“你好,汪警官!”

“你好,張醫生!”

寒暄之後,三人坐下來聊。

其實,關於陳松釋的背景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對於張儀武來說是這麼回事,因為羅民生辦公室的資料全部被焚燬了,只有他手上還保留著部分陳松釋的病歷,所以關於陳松釋的調查都在他這邊進行。

等他把所知道的關於陳松釋的背景說了一遍後,汪隼問了他一個自己非常在意的問題——陳松釋是不是真的精神病?

對於警方來說,這種事情非常重要,一旦犯罪嫌疑人有精神病史之類的,事情就會變得非常麻煩,如果犯罪嫌疑人有辦法證明自己在行兇期間精神紊亂,係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話,就不能按照對待一般公民的法律去制裁他們。

陳松釋的病歷已經被傅機拿走了,但主管醫生當然還記得一點他病歷上寫了些什麼。

“如果他入院之前的病歷沒有造假,那他確實有精神病,但在我院治療期間,他的精神狀況非常穩定,完全沒有病過,也沒有出現精神和行為失控的跡象。”

聽出張儀武醫生的話外之音,汪隼不得不追問一句,“已經到了可以出院的地步嗎?”

苦笑,張儀武點頭。

“那為什麼沒出院?”

“不太清楚,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他的家人這麼久都沒來看過他一次,基本上處於失聯狀態!”

這話讓汪隼也是錯愕不已。

在張儀武和李子安共同解釋之後,他才明白丹寧精神病院的狀態,以及其中折射出的其他公立精神病院的窘狀

在公立精神病院裡,有相當一部分的精神病患者是長期住院的——明明已經到了可以出院的地步,卻還在病院裡住著,最長的甚至是一住就是二十多年,這樣的病人在精神病院裡死去也不是新鮮事,或者說死亡才是他們離開精神病院的唯一途徑。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他們已經被家人放棄了!

不同於其他疾病,精神病一直都是一個極端化的、令人恐慌的標籤,多數人聽說某某患上了精神病可能第一反應就是,這人這輩子已經完蛋了!

確實,精神病與其他疾病最大的不同就是,精神病幾乎沒有根治這一說法,患者頂多是病症減輕、病次數減少,卻不是永遠都不會再病,這就讓所有人都會對精神病患者敬而遠之,哪怕患者的家人也不例外。

將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送到精神病院後,相當一部分的家屬就像是解決掉了一個大麻煩,恨不得敲鑼打鼓地慶祝一番,又怎麼會願意之後再把好不容易送出去的人給接回來呢!

照顧精神病患者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多數病患家屬都是搖頭的,他們沒有那麼多時間。

既然本身是有心無力,或者說壓根就沒有這份心思,而精神病院的醫療條件又比養老院更好,醫保本身也可以報銷,就讓病人在那裡養老,住到死,不是對病人和自己都很好嗎?

這些能聯絡上的家屬不願意把病人接回去還是其次,最麻煩還是一些家屬將病人送到病院就人間蒸,病院方面根本就聯絡不到他們人,到最後患者生存難以為繼,連生活用品都是好心人和病友七拼八湊接濟出來的。

主管醫生換了一茬又一茬,病人就在這裡住了一年又一年,到最後可能連主管醫生都不知道這個病人在這裡住了多久,想知道他(她)為什麼被收容還要查半天病歷,這樣的病人又怎麼從醫院離開?

相比於這些公立精神病院,作為私立精神病院的丹寧精神病院還算好的,加之立海市本身的人口也不是太多,醫院裡還能有床位空著,哪怕是這樣,丹寧精神病院也有病人從醫院成立之初住到現在,家屬直接支付好幾年的費用後就沒再來過,他們不需要聽到病人什麼時候能出院,他們等的是死訊。

毫不誇張地說,責任承擔書已經簽好了,殯儀館、喪葬用品店都聯絡好了,就等病人死了!

“這些人怎麼能這樣!”

汪隼不由義憤填膺,那些病患家屬的做法簡直就是滅絕人性,太過分了!

李子安醫生苦笑,“汪警官,我也不是說你不應該怪他們,但很多事情不能感同身受的話,還是不要做這種論斷比較好……家裡沒有一個精神病患者,你就不可能體會到家屬的那種絕望!”

張儀武跟著點頭,身為醫生的他們兩個也算是見多了。

“對於那些不富裕的家庭來說,出一個精神病患者就能把這個家給拖垮了,他們其中的很多也是真的沒有辦法才會把病人扔到這裡來,病人去世了,對他們、對醫院、對病人自己都是一種解脫啊!”

汪隼只是冷笑,沒有回答這兩人的說法。

又瞭解些情況後,汪隼從這邊告辭,李子安和他一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