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戀(67)

江琴沒有說話,因為她覺得自己現在不管說什麼都只會起到反作用,到底要怎麼處理這種情緒傅機是明白的,所以讓他自己去處理就可以了,江琴老老實實做一個不說話的聽眾就已經是最好的應對方式。

盯著江琴看了幾秒鐘,傅機明白了她這一舉動的意義何在,情緒就跟著平復了,繼續往下說。

“就是因為這種連我自己每每都十分痛恨的性格,班級裡的大多數人都是不喜歡我的,但老師應該還是喜歡我的,畢竟沒有哪個老師會不喜歡成績好,又聽話的學生。”

傅機吸了一口氣,語調也在這時候恢復到最開始的樣子,情緒基本上已經恢復了。

“人都是非常懂得的,他們知道什麼樣的情緒是被允許流露出來的,哪怕是不喜,他們也會將這種情緒隱藏起來,做出一團和氣的樣子。不過,在這些人裡,總有一些是更加耿直的,他們不屑於做這種表面上的東西,對於一個人的不喜,他們會很直觀地表露出來,從他的言行舉止和態度中,你就能感覺到這種人就是在你表達出不喜、不滿!”

說到這個,傅機不由想起來那些曾經對自己流露出直接的不滿與敵意,不由苦笑。

人還真是賤啊,那些可以作為朋友看待的人,傅機倒是全忘記了,而這些可以稱為敵人的人,他卻歷歷在目,真不知道這樣的記憶到底有何意義。

“面對其他人的時候還比較容易委以虛蛇,可面對這種人的時候就很辛苦啦!我不是和對方鬧矛盾,因為老師是絕對不會樂於見到這種事的,可又要因為種種而和對方產生交集,進而受人白眼,呵呵……想想,自己好像真是挺造孽的。”

原先那種傷感情緒在此時已經完全變成了自嘲感,這讓江琴終於是看不下去,她真的不認為傅機在這件事上做錯了什麼,既然如此,她就不能看著傅機嘲諷自己。

“你沒有錯啊,在這件事上。”

江琴的身體傾斜過來,抓住了自己的手,傅機不由楞了一下,目光立刻轉回來,看著江琴的眼睛,就見她一臉認真地說著。

“你沒有錯的,這不是你的問題啊!他們不知道因為什麼願意不喜歡你,你為什麼要逢迎他們呢,既然大家處不來,就沒有在一塊處的理由吧,又不是我們欠了他們什麼,他們憑什麼這樣把自己的態度赤裸裸地表現出來?大家都是學生,還是一個班上的,有誰高一點?有誰低一點?”

江琴這情緒十足的話讓傅機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意外、驚訝、感動,很多種情緒在湧動著,傅機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這並不是你的問題,我希望你可以明白這一點,好嗎?”

傅機只能點頭,沒說完的話就繼續往下說。

“我那種狀態應該一直延續到了初中結束,到了高中,也許是個人思想的覺悟吧,我開始更多地對我這個人,對生在我身邊的事情進行思考,從而對自己的行為做出判斷,雖然沒有了以前的阿諛奉承,但現在的我又多了一點特立獨行的味道,結果還是沒辦法和班上的同學好好相處!”

聽到這裡,雖然並不是什麼太好玩的事情,但江琴還是沒忍住笑了,因為她現了一件事,那就是傅機在以回憶的口吻說這些事情的時候,出感慨的角度都非常清奇。

怎麼說呢?

在這個世界上是有絕對的對與錯的,有些事情就是對的,有些事情就是錯的,當你說明一件事情不對的時候,你心裡一定有關於這個事情正確的參照面,這無疑否定了那些秉持著虛無主義,不存在主義。

而在傅機這件事上,站在一個健全人的角度上,或者說站在社會這個集體的角度上,無法融入這個集體的人是錯誤的,畢竟這個社會的展就是往集約的方向行進的,集合式的生產方式才是生產力進步的體現,將個體孤立起來,相互之前不聯絡,這是歷史的倒退,是錯誤的想法。

可不應該如此評判傅機此刻的狀態,因為傅機本身不是在懷疑社會,抗拒社會,而是在尋找一個更好的方式,一種更為自己所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才接觸這一切,而且,融入社會的方式本身也沒有迎合這一說,社會中的個體都是具有獨立人格和尊嚴,要去可以迎合、討好他人本身就是一種扭曲的存在方式。

所以,江琴並不否認傅機當時的狀態,或許那也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所必須要經歷的狀態,很多問題,很多事情,你需要自己想清楚,才能明白此後的展,才有理解和接受。

“那種特立獨行的情緒或許可以說是自我意識過高吧,因為當你想清楚一些事情之後,你就能看透存在於同齡人中的一些怪異的行為,好比他們會做一些非常無聊的事情,這些事情明明就沒有任何意義,他們還是樂此不疲,這可是作為高中生應該有活潑吧,可惜我那個年齡也許已經過去了,我不在乎那種東西,我只在乎著我認為重要的東西,然後將它貫徹下去。”

說著,傅機握住自己的拳頭,好像已經將某物捏在自己的掌心裡,即便是現在回憶起來,他對於自己當初的做法也沒有多少後悔,至少他應該取得的東西,在那個對應的時間段,他依靠著這種並不是完全正確的方式,取得了。

有的時候,人都需要思考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人這一生,到底是目的還是手段?

說人話,人這一生,到底是為了達成最後的某一專案標而存在,還是為了體悟這一生中所經歷的一切,目標不是太重要?

一般而言,看到這個問題的人都會下意識地選擇第二個,人的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因為主流思想所傳達的理念便是如此,諸如一個人應該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那些應該經歷與享受的事情是斷然不可以缺少的。

但立足於實踐的經驗主義告訴我,人其實就是目的,所謂的手段不過是為了掩蓋這一赤裸裸的本質,人總是喜歡體面的。

喜歡黑色虛言請大家收藏黑色虛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