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学长走上讲台中央,清了清嗓子,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
他开始介绍辩论社的历史、架构、主要活动安排,语气沉稳。
云芝宇坐在靠后的位置,看似在听社长讲话,眼角的余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讲台侧边那个身影。
………………………………
时遐思安静地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份名单,偶尔低头扫一眼,或者随着陈默的话轻轻颔。
她的站姿并不刻意挺拔,却自有一股沉静的力量感。
当陈默提到“接下来由副社长时遐思学姐给大家讲解一下我们社基础训练的核心内容和要求”时,她抬起了头。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
她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甚至没有刻意展现亲和力的笑容。
只有一种纯粹的、带着专业感的平静。
她走到讲台中央,拿起一支粉笔,转身面向黑板。
动作流畅,没有丝毫拖沓。
“大家好,我是时遐思。”
她的声音响起,清亮,稳定,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瞬间压下了教室里最后一点细微的杂音,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接下来的基础训练,主要围绕三个核心能力:信息检索与甄别、逻辑链条的构建与拆解、以及有效的语言表达。”
没有客套,没有寒暄,开门见山,直指核心。
云芝宇的心跳莫名地快了一拍。
………………………………
时遐思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关键词:信息()、逻辑(logic)、表达(express)。
粉笔划过黑板,出清晰的“笃笃”声。
“先,是信息。”
她转过身,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每一张面孔。
当那目光掠过云芝宇的方向时,他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身体微微前倾。
“辩论不是嘴皮子打架,更不是信口开河。你的每一个论点,都必须有坚实的信息支撑。这信息从哪里来?”
她顿了顿,眼神锐利起来,“文献数据库(如pubd,duebofsih)、高质量的新闻信源(注意辨别立场)、甚至严谨的科普作品。但记住,”
她的语气陡然加重,“源头!永远追溯信息的原始来源,警惕二手、三手传播的失真。这是辩论的基石,也是做学问的基本功。”
………………………………
她语不快,但每个字都清晰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云芝宇完全被吸引了。
他想起赵教授在《生物统计学》课上提起她处理数据的严谨,原来这份严谨,早已渗透到她思维的每一个角落。
她不是在教技巧,而是在传递一种思维方式。
………………………………
“拿到信息,下一步是逻辑。”
时遐思用粉笔在“logic”下面画了一条线,“如何组织你的信息?如何构建一个无懈可击的论证链条?如何识别并瓦解对手的逻辑谬误?”
她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因果链:“a->b->c。看起来很牢固?但如果a本身不成立呢?如果b和c之间缺失了关键环节呢?如果对手引入了不相干的d来混淆视听呢?”
她的手指在黑板上快移动、圈点,如同在解剖一个无形的论证模型。
她的眼神专注而锐利,仿佛能洞穿一切表象下的逻辑结构。
………………………………
云芝宇目不转睛地看着。
这不再是面试时让他心慌意乱的审视目光,而是一种纯粹智性的光芒。
她在展示她强大的思维武器,冷静、精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