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自从刘备消灭李傕郭汜之流,控制长安以后。
朝廷一众官员刚开始也是对刘备也是颇为戒备,生怕刘备效仿董卓之流。
然而,刘备的行为却让他们将心放到了肚子里。
只因刘备先是以建设长安和安顿百姓为由,不愿意来上早朝。
后来干脆跑到兖州攻打曹操去了,根本就不怎么跟他们这些大臣打交道。
等到刘备再次回到长安,传回的消息说兖州与大部分徐州已经归属刘备了。
很多人有些不相信,曹孟德与袁绍这两位枭雄这么短的时间竟然败在了刘备手中。
不过这也让一众大臣看向刘备的眼神多了几分畏惧。
令这些官员意外的是,回归长安的刘备依然不怎么来上早朝。
当然,对于天子。
刘备基本不怎么限制他的自由,还时常会带他到长安城各处走走。
初平六年(年)秋。
大将军刘备护送大汉天子刘协重返洛阳,还于旧都。
献帝刘协盛赞大将军刘备乃社稷之臣,加封刘备为大司马,弘农王。
同时,刘备上表天子,封诸葛亮、徐庶、陈宫为军师,沮授为侍中,尚书令,田丰为司马祭酒,贾诩为司空仓掾曹,关羽为洛阳令,张飞为长安令,……
武将方面,刘备将之前的封赏重新上表朝廷,比如黄忠封为镇国大将军。
赵云被封为征北将军,张辽被封为征南将军,太史慈被封为征西将军,徐晃被封为征东将军。
张合被封为镇北将军,麹义被封为镇南将军,高顺被封为镇西将军,而甘宁做为唯一的一位水军大将,则被封为水军大都督。
至于吕布,因为献帝早对其就有封爵,此次并未被封赏。
如此,跟着刘备的文臣武将基本都获得了大汉朝廷的册封。
同时,大汉朝廷大部分重要岗位也都落在了刘备手中。
当然,刘协身边也还跟着一些所谓的忠臣,比如王允、董承、种辑、王子服等。
对于这些所谓的大汉忠臣,刘备在他们府中都安排了情报网成员卧底。
毕竟这些可都是原着中时常与汉献帝搞什么衣带诏的家伙。
虽然说即便所谓衣带诏也对刘备造不成什么影响,但如果真的生这种事。
就像癞蛤蟆趴脚面,不咬人膈应人啊。
刘备虽然并不怎么限制刘协的自由,但也会控制刘协所能接触到的人和事。
平常尽量不让这些人老帮菜与刘协单独相处,他自己亲自带刘协在外走动。
就这一路从长安走到洛阳的过程中来说,刘备大多数时间都把刘协带在身边。
时不时带刘协去看看士兵操练,看看地方官员如何处理政务。
有时也会带他去体验民间疾苦,比如像寻常百姓一样在田间地头劳作。
向寻常百姓一样参与修建城池、水利、房屋等基础设施。
刚开始还有不少大臣有意见,但见天子都在刘备的忽悠下动手干活。
他们即便再不愿意,也只能亲自上手干了,毕竟他们总不能比皇帝更娇贵吧。
灵帝去世的早,刘协继位后又被权臣视为傀儡,基本没人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