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东北地区,取刘备消了原本的幽州,设立了黑州、吉州、辽州三州。
还有今整个朝鲜半岛也被刘备划分为高州和丽州两州。
如此一来,不算还没有统一的南方荆州、益州、扬州和交州四州。
整个大汉北方已经拥有整整十八个州。
(幽州、冀州、青州、兖州、徐州、豫州、并州、司隶、新州、藏州、西青州、甘州、内蒙州、外蒙州、黑州、吉州、辽、州、高州、丽州共计十八州)
而辽州(幽州)作为曾经的大本营,刘备在这里的威望也是最高的。
辽州向整个东北地区的移民,刘备基本没怎么做动员。
辽州百姓得知消息跟迁徙的原因后,便自愿拖家带口的向北迁徙。
以徐晃率领的五万幽州军为基础,扩兵五万,形成大汉第二军区—东北军区,军区驻扎地选在了黑州。
在内蒙州和外蒙州,刘备使用大量铁丝网,将地域划分为一个个草场。
战争中俘虏的草原部族,在十年的劳役结束后,将获得相对的自由。
被划分到这里替大汉养马,当然,他们将被划分到固定的草场。
日后每一次转移草场,都需要向这里的官府打申请,获得同意后才能转移。
未经允许,擅自抢夺他人的草场,整个部族将会被灭族。
在内蒙州和外蒙州的草场之间,刘备各建设了五座城池。
这十座城池里不仅仅有管理草场牧民的官府机构,还有学校和各种交易场所等等。
在满足牧民基本生活的前提条件下,不但向其传播中原文化,还像一颗颗钉子一般,钉在草原上。
如此几十年下去,北方游牧民族也将被限制在土地上。
三年间,除了大汉疆域的开阔与稳定。
诸葛亮在刘备的支持下,对大汉民间基层管理进行了改革。
整个中国古代,天子基本都是与士大夫共天下。
这是因为,由于各种原因,皇权基本很难深入到基层管理。
这个时候,皇帝就不得不和管理基层百姓的士大夫地主豪强共同管理基层百姓。
这样就留下一个极大的弊端。
地主豪强与士大夫经过几百年的展,通过各种手段强取豪夺,将大部分百姓手中的土地搞到自己手中。
这样,百姓离开了土地,无法生活下去,就会持续性爆农民起义。
一直到新王朝替代了原本的旧王朝,全国范士大夫及地主豪强进行完一次洗牌。
原本的将士大夫及地主豪强覆灭,土地重新回到底层百姓手中。
然而,这个时候往往会诞生新的士大夫及地主豪强,就此开启了新一轮的循环。
诸葛亮不愧为不愧是整个三国之中智力天花板级别的人物。
这三年间,在刘备提出的后世基层管理的基础上,集合汉代的州、郡、县三级行政管理制度。
诸葛亮在整个北方地区设置推行了州、郡、县、乡、村、里六级管理制度。
结合蔡邕父女推动的,已经普及到整个北方各州、郡、县、乡的三年制基础教育。
与基于三年县学、两年郡学、一年州学的九年教育制度下的官员考试选拔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