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外來入侵

自那日陳龍執意不肯收欠條後,陳龍就現江皓神神叨叨的,每次盤賬薪都不要,愣是說先存在公司,他知道江皓那是刻意想要讓他收下那筆替他支付的醫藥費。

他現在唯一擔心的是,江皓執意不拿錢,他那遠在小北村患有哮喘的老母可怎麼辦,他那老父親也只是簡單農田勞作,壓根沒有收入。

這江皓的一根筋,真是讓他很頭疼。

拿著剛從陳氏宗祠拿出來的一筐油餈,匆匆經過茶滘街,陳龍刻意看了眼茶滘街的情況,似乎最近客戶和批商都少了很多,路上雖然店鋪林立,但是進店的人並不多。

穿過那條青石板路的小橋,臭水溝的味道在這個時節依然有些濃烈。

陳龍一隻手掩著口鼻,一手提著紅色竹提盒,盒面的雙囍字格外顯眼,在廣東,接近做節或者家有喜事時,總會升起一口柴火鍋,大量的油倒進鍋裡,在劇烈燃燒的柴火中溫度急劇升騰,白色的空心麵糰在熱鍋邊沿一個個滑進去,在滾燙的熱油中漸漸膨脹,大成一個個金黃色的大球。

阿姨們會拿著漏勺把大球按在油麵上滾來滾去,甚是有趣。仟千仦哾

把滾燙的油餈撈起來放在面盆裡晾涼,在圓圓的紅色竹盒裡鋪上一層厚厚的白色大米,再把油餈一個個放在大米上面,以便儲存。

在節日的時候放在關二哥面前上供,或者一群人蒸熱來吃上幾個,甜甜的滋味會從舌頭一直滲透到喉嚨,軟軟糯糯的粘感粘在牙齒上,欲罷不能。

陳龍繞過了橋頭,走著走著就到了茶滘街旁的五仙橋,隔壁就是石圍塘,石圍塘一帶顯然跟茶滘街的冷靜形成鮮明對比,攤販、茶葉檔口除了老闆,還有湧動的詢價的人。平日裡在茶滘街入貨的人,似乎都流到了這邊。

熱鬧的吆喝聲,讓陳龍有些恍惚,似乎回到了以前江皓他們在茶滘街擺攤的景象。

也不知道何時起,這裡並不出名的石圍塘和五仙橋竟然會比茶滘街更快形成一個貌似茶葉市場的聚集地。

在陳龍耳邊環繞的不是白話粵語,而是各種福建口音、湖南口音和江浙的耳儂軟語,就像,一個各地的微小縮影,大雜燴。

陳龍也沒有料到,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剛改革,竟然能吸引大批的外來者,他們如同侵略般迅又潛移默化的佔據了離他們不遠的地方,把一個被他們忽視的地塊展成聚集的核心地。

沒想到芳村竟然能在這經濟體制改革後,如此迅的吸引了眾多精英的加入,這些頭腦靈活的生意人、半路下海的體制內人員、異地茶商,紛紛來到芳村茶葉市場掘金。

陳龍看著人頭攢動的街頭,忽而明白了爺爺在他臨出門前說的那句話——

“茶滘街很快就不是羅昌平和潮幫的地頭,我們亦如是。”

如此的危機,他並沒有深刻感受到,甚至覺得江皓和爺爺都是杞人憂天,但站在石圍塘這個地方,即使破舊混亂,縱使沒有規則,但他們成了茶葉城裡的香餑餑,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無法再忽略的現實。

喜歡茶滘往事請大家收藏茶滘往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