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五章 普洱崩盤

江皓從牛精強和小力臉上的表情讀出了深深的不信任,似乎他說的普洱茶是下一個風向標的事情是痴人說夢。

製茶廠唯一的電視機裡經常播出關於港臺的訊息,普洱茶崩盤的資訊在一些頻道節目都有播出,在江皓耳旁迴響的都是關於茶葉市場的變化,尤其普洱茶在臺灣的市場開始大規模崩盤後,很多港臺茶商轉瞬把苗頭和眼光都對準芳村,大有將這裡變成下一個普洱茶大肆生長的地盤。

可基於芳村大部分都是他們廣寧縣和小北村出來的經商人,大家大多都不接受這種“外來物”,所以一直以來山茶和花茶,哪怕是接納了一些福建和江浙的茶葉,對於普洱這類物種,大家還是沒有半點關注度。

江皓為此跑了幾個街區,現目前普洱茶的境地的確很尷尬,就像是方村裡的邊緣產品,價格低、利潤薄。他跟幾個行家談起,甚至有些還不知道什麼叫做普洱茶。

但江皓總記得母親提起過的那句話有麝自然香。

他看著蛇仔明和吹水輝,包括李鈺都不理解他為何此時如此堅持想要了解並推廣普洱茶,就想起了這些時日對普洱茶的瞭解和對資訊的消化。

他觀察了很久港臺茶商們的動靜,雖然看起來不像是要大展拳腳的樣子,但難保他們私下在醞釀,他對普洱茶的屬性做了很多功課,也明白了為什麼這類茶種在港臺市場之前賣得如火如荼,卻一下子價格插水式下跌,他也跟港臺茶商交流過,才知道對於普洱茶,他們都會說“長在雲南,喝在香港,炒在臺灣”。

普洱茶是採自雲南,但是聽聞香港人喜歡喝茶,在港人的茶樓裡,選擇普洱茶並不是因為它有多好喝,而是因為價格實惠。老式茶樓一般都是把普洱茶作為免費茶提供,客人們吃了油膩的肉菜,喝一杯普洱茶正好可以解膩消食,非常實惠。如果點其它“高階”茶是要單獨收費的。所以在本地不暢銷的普洱茶,正正翻山越嶺進入了港人的懷抱,找到了市場的立足點。

9o年代,臺灣地區展繁榮,帶動了紫砂壺行業的展,臺灣的商人把紫砂壺從內地用船運過去,總要塞一些茶葉進去,以保護壺身,塞進去的當然是價格便宜的普洱茶了。就這樣,普洱茶慢慢在臺灣展起來,一些號級茶也開始出現在臺灣市場上,當地愛茶人逐漸迷上了這些來自易武的老茶。

從老茶進入臺灣市場後,就在前些年,鄧時海的《普洱茶》一書出版,提出普洱茶“越陳越香”的觀點,風靡兩岸普洱茶市場。從1996年起,一部分臺灣人前往雲南茶山做茶,這就有了“96真醇雅”“99綠大樹”等定製茶的誕生,迅帶火了普洱茶市場。

這些資訊,江皓花了許多時日,包括從陳龍的一些朋友那裡一點一點收集起來,才對普洱茶有了整體的概念。

他一直苦惱,到底什麼樣的茶能歷久彌新,全然不受時令與收成的影響,又可以在茶葉市場佔有長時間的王者地位,思來想去,與其開更多花茶系列,倒不如試試普洱茶,他說不清楚什麼感覺,總覺得這種茶是自帶一種屬性,能讓人炒起價格的屬性。

一旦產品能被炒起來,就有無限大的展潛力,人為在價格上做文章的空間自然就更大了。

想到這點,他更覺得普洱茶大有可為,雖然現在很多人對普洱茶都不熟悉,價格更是比鐵觀音和紅茶這些香餑餑便宜好兩倍,但過去的市場也不會說謊。

想到小力幾個生活困難,這麼久了,店裡的生意都被石圍塘那群福建幫茶商搶去不少,能存活下來,依然是張武靠著自己的人脈左撈一批貨右撈一批,這樣才勉強維持到日常的銷售。所以他還是希望他們能聽進去一星半點,好趁早做準備。

看著他們一臉迷茫,他苦口婆心的勸著說“普洱茶是個熱銷的好苗子,你們應該考慮提前入點倉,以後會用得上。”

小力嗤之以鼻的說了句“現在普洱茶都崩盤了,臺灣都崩盤了,到這裡能有什麼作為。”

牛精強抓緊時機,直接掐架說“不幫我們,還想著坑我們?”

江皓眼見誤會越來越大,但也實在不想在李鈺面前跟他們吵,只好訕訕的說了句“我沒坑你們的意思,臺灣崩盤那是因為普洱有周期性弊端,幾乎每過七年,就會出現一次市場蕭條。”

他們兩個依然不屑一顧,只有蛇仔明默默不語的陷入沉思,吹水輝也無法打破這尷尬的局面,只好悻悻的看著江皓。

“我們沒有你那實力,也不勞您費心了。”

小力有些接近情緒崩潰,直接彪了句客套話。

李鈺正想開口調和局面,江皓直接按住她的手掌,搖了搖頭。

“時間也不早了,我們就不打擾了,先走了。”

還沒等李鈺回過神來,江皓就已經拉起她走向門外,只是匆忙跟蛇仔明和吹水輝示意了一下,便頭也不回的走了。

“哎,別,別走......”李鈺試圖勸江皓,但看他連頭也不轉,拉著她的手勁頭很大,只好扭頭為難的看了眼蛇仔明他們,被拉著走了一路。

喜歡茶滘往事請大家收藏茶滘往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