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3章 貨幣問題

在竹塹又安排了幾天工作後,顏政回到鹽港,此時已經過去差不多一個月。

顏政回到鹽港的第一件事,就是視察第一造船廠,現正在修建第二個幹船塢,類駁船也已經完成了龍骨的鋪設,正在鉚接鐵肋。

想象中的那種拋接鉚釘的情形並沒有出現,船架四周,都有用齒輪弄來的升降滑輪組,鉚釘就是透過這種滑輪,快的傳遞上去。

鉚接的工人,對鉚接的理解,也僅限於將其砸緊,個別優秀的師傅,才真正算是摸到了一點門路。

顏政過問一陣後,叮囑所有造船工匠:要擅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不要避諱問題,我們還在起步階段,有問題是很正常的,諱疾忌醫是真的會死人的,即便是刮骨療傷一般的勐藥,只要能解決問題,咱們也要敢於去用!

如此一番叮囑,讓在場的工匠們頻頻點頭認可,一個個都加深了對造船事業的認識,在思想和態度上,也更加的端正起來。

而後,顏政又視察了隔離區的教育工作,在瞭解到已經有了二十九個童生老師之後,他很是滿意的表示,東蕃的人才政策,向來是不拘一格的!

來了有本事,就給你錢房!所有願意來這的大明讀書人,只要願意轉變思想,將來的前程也是遠大的!

這讓這些剃童生,同樣是激動不已,他們來到東蕃,官本位的思想卻還沒有扭轉過來,一個個巴結討好,大多都是為了能夠弄個官噹噹。

顏政離開時,又將數學不錯的邱睿才,以及其餘六個數學會的童生,通通打包帶走,準備將這些人才,徹底安置在莫城,讓他們一邊教學的同時,一邊再接受教育。

…………

…………

莫城,金黃是十一月。

顏政重歸莫城時,現種下的第二季稻子,已經呈現出了一點點成熟的金黃色。

估計再曬上個幾天,就能看到風吹稻浪滿片金黃的場景。

這種場景非常讓人欣喜,無論是原住民還是明裔,都喜歡這種豐收的時刻。

而對於顏政的遠行,國民們也沒有了最初那般擔心。

他們現在都被分家分戶,都有了自己的田地要照顧。

所以不少人擔憂是有,可還是得先緊著自己的家裡的農活。

這是一種好現象,因為本來國民與管理者的關係,就該是如此!

管理者充當領路人,定下合理的政策,讓國民能夠過上好日子,而國民在這個過程中,也自然而然會依靠和擁護管理者。

中國曆代王朝,多少歌功頌德,多少儒家士大夫用禮教闡述,天子乃是“奉天承運皇帝”,這無外乎是解釋,皇帝之所以是皇帝,那是因為他天生就是皇帝,有了皇帝這個國家才算是完整,才能有三綱五常。

可是呢?歷代王朝興亡更替,即便是盛世之下,皇帝也並不是那麼受到百姓的擁戴,不少百姓甚至不知道,當今是那位皇帝當政,他們只知道有皇糧國稅。無論什麼皇帝在位時,都要收他們的稅!

顏政不喜歡這種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的情況。所以他一直渴望,建立一套不同於儒家禮教的價值觀,以及一套不同於封建王朝的制度。

他這次巡遊,除了探礦外,還有就是在實控區露個面,讓這些人明白,他們的領頭人是自己。

如果有電報和廣播的話,他可能時不時就要跑到廣播裡演講一次,宣示自己的存在,重申自己的承諾。

在讓民眾知道自己存在的同時,也讓他們安心,讓官吏們不敢鬆懈。

……

回到紅房後,舟車勞頓的他開始泡澡。

一邊泡澡,一邊閱讀這些天積壓的信件。

他看一封就過問一封,這些信件大多來自於工廠,還有就是一些村子。

“大崗鄉鎮已經增設了生產科?”他奇怪道。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