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请将断裂兵刃与同炉合格兵刃一同取来,当殿验看!若真是婉儿之法有误,甘受千刀万剐!但若有人从中作梗,构陷忠良,也请陛下还婉儿一个清白,还前线将士一个公道!”
她的声音清澈而坚定,那份坦然与自信,让喧嚣的朝堂为之一静。
李世民深深地看着她,从她眼中看到了那份熟悉的、毫无杂质的赤诚与执着——
那正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光华。他沉声道:“准!着大理寺协同婉儿,彻查此案!相关人等,严加看管!”
调查在曹婉儿主导下迅展开。她运用越时代的“刑侦”思维(逻辑推理、痕迹检验):
详细查验工坊记录,核对淬火时间、水温记录(现记录有篡改痕迹);
询问所有当值工匠,找出证言矛盾;最关键的是,她对断裂兵刃和同炉未使用的合格兵刃进行仔细的物理性能对比(敲击听音、观察断口、简易弯曲测试)。
真相很快水落石出。在曹婉儿缜密的推理和确凿的证据(篡改的记录本、被收买的工头在威压下招供)面前,许敬宗精心策划的阴谋轰然倒塌。那个被收买的工头在公堂上吓得魂飞魄散,供认了受许敬宗门生指使,偷换淬火介质、缩短时间的罪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大理寺卿将铁证呈于御前,并指出断裂兵器断口呈现典型的“淬火不足”特征(晶粒粗大),而合格兵刃则性能优异时,满朝哗然!
李世民震怒!龙案拍得山响:“许敬宗!尔身为宰辅,不思报国,反因私废公,构陷功臣,罔顾前线将士性命!
其心可诛!来人!剥去其官袍,打入天牢,严加审讯!其党羽,一并落!”阴妃、韦贵妃吓得面无人色,再不敢一言。
风暴过后,朝堂一片肃然。李世民的目光再次落在曹婉儿身上,这一次,再无半分猜忌疑虑,只有深深的信任、由衷的赞赏和难以言喻的感激。
他走下御座,亲自来到曹婉儿面前。
“婉儿!”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这一声呼唤,不再是疏离的“曹贵妃”,而是带着长辈对杰出后辈的认可与亲近。“朕,错怪你了。
你心怀社稷,冰清玉洁,以无双智计,兴农强工,更在构陷之中,以浩然正气自证清白!朕,信你!大唐,信你!自今日起,朕封你为‘弘文馆学士’,特旨参赞军国要务!凡农桑、百工革新之事,皆由你总揽!望你勿负朕望,勿负万民所托!”
“谢陛下隆恩!”曹婉儿深深下拜,心中百感交集。历经猜疑、污蔑与生死考验,她的“冰心”终于映入了帝王的“玉壶”,得到了这个时代最高权力的认可。
这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胜利,更是她带来的知识、理念被这个古老帝国接受的开始。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无论之前立场如何,此刻望向曹婉儿的目光,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意。
房玄龄、杜如晦等重臣微微颔,眼中是欣慰与期许。曾经质疑她的老农、工匠代表被特许上殿,他们眼含热泪,匍匐在地,高呼:“曹学士万福!谢学士活命之恩!”
走出大殿,真正的黎明已经降临。
金色的阳光洒满疮痍渐复的长安城,也驱散了曹婉儿心头最后一丝阴霾。
她知道,许敬宗的倒台只是开始,阴妃、韦贵妃等人暂时蛰伏,但暗流仍在。东海归墟的阴影,圣主的低语,依旧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李世民走到她身边,望着东方天际,那里似乎蕴藏着比黑夜更深的未知。“婉儿,”他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与托付,“长安之困暂解,然东海之渊,风暴将起。
归墟之力,诡异难测。你带来的‘科技’之力,是我大唐对抗这未知浩劫的关键。
兴农强工,富国强兵,刻不容缓!朕将倾举国之力助你!”
曹婉儿迎着朝阳,目光坚定如磐石:
“陛下放心。婉儿必竭尽所能,以这‘量子’星火,点燃大唐自强之光。
农桑丰饶,仓廪充实;百工精进,甲兵锋利!科技之力,非为征伐,实为守护!守护这万里河山,守护这黎民百姓!
纵使归墟在前,深渊难测,婉儿愿与陛下,与大唐万千军民一道,以科技为舟,以意志为帆,劈波斩浪,共赴这场神魔交织的乱世征程!”
朝阳下,身着崭新官袍的曹婉儿,身影纤细却蕴含着改天换地的力量。
长安的废墟之上,新的希望正在科技的浇灌下破土萌。而东方的海平线,那抹象征着未知与挑战的深蓝,预示着更加诡谲壮阔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有了帝王的绝对信任,有了百姓的衷心拥戴,有了初步建立的科技基础,曹婉儿(林悦)知道,属于她,也属于这个被科技之光悄然点亮的盛唐,真正的征程,现在才开始。
喜欢李世民与渔家女曹婉儿的邂逅情缘请大家收藏:dududu李世民与渔家女曹婉儿的邂逅情缘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