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为了让米麻薯的口感更细腻,他得反复磨上十多遍才能收工。
大热天的,在磨房推半个时辰的磨,这感觉着实不好。
第三日,早饭后,他先将豆腐压上,然后就大铁锅和炉子同时开工。
等鲍北元到时,两道饮品都已备好。
一个陶罐里是茉莉绿茶。
不多,只有两升。
一个陶罐里是豆乳米麻薯,米麻薯和黄豆粉单独用碗装着。
也不多,只有三升。
鲍北元已将酒提子买好。
酒提子外观似长柄勺子,像是把一个竹筒绑到一根木棍上,是专门用来打酒的器具。
鲍北元买的酒提子挺大,一提子是半斤,也就是二百五十毫升,一盒纯牛奶的量。
若是茉莉绿茶,一提子价两文。
若是豆乳米麻薯,一提子价十文。
按照这个价格,茉莉绿茶还真不赚什么钱,卖出去两斤才能挣一文。
等以后天热了,需要用上硝石制冰或者是购买冰块,那利润会更低。
豆乳米麻薯倒还好,卖出去一提子,就能挣两文五厘。
之所以定这个价格,主要是贵在了米麻薯上。
红薯芡粉一斤十三文。
糯米一斤十文,叶厘还得磨成粉。
而且,还得拿羊乳去煮。
不过,即便是这个价格,也比饮子店里卖的乳茶便宜。
北阳县身为南船北马的换乘之地,说是县,其实比很多府城都热闹。
这么大一县城,养活了不少家饮子店。
旁人的饮子店红红火火,没道理自家的豆乳米麻薯卖不出去。
叶厘鼓励了鲍北元几句,然后目送鲍北元离去。
接下来,就是等豆乳米麻薯大卖了。
第35章鲍北元卖奶茶给相公送饭
鲍北元虽是读书人。
但并不酸腐和清高。
之前,从私塾回了家,他时常在自家的面馆帮忙。
所以,对沿街叫卖卖茶饮这活计,他并不抵触。
干习惯了,他不觉得丢脸。
他已想好了售卖路线,一进县城,他就直奔目的地而去——鲍家面馆附近。
之所以将地点定在此处,是因为周边都是街坊邻居,若一人买了,那旁人呼朋唤友,很容易打开局面。
至于会不会碰到鲍北兴。
碰到又如何?
那块地又没有被鲍北兴买下,他还不能去了?
他不回去争家产,是因为他对他爹有愧。
他想自罚。
但对鲍北兴,他一点愧疚都没有。
他才不会因为鲍北兴在那一块他就特意避开。
默默避开有何用?
鲍北兴还能谢谢他?
简直笑话。
离开家才知道,讨生活太不易了。
谁都不能影响他挣钱!
北阳县城整个格局类“丰”字,一条主街通南北,主街左右两边各延伸出三条热闹的横街。
三条横街又通着不少弯弯曲曲的巷子。
鲍家的面馆,位于西边中间那条横街的末端。
从整个北阳县来看,这位置不算偏僻,而且还连通着两条小巷子,再加上鲍父手艺好,因此面馆生意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