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馍有蒲扇那么大,江麦、江芽合吃一张就饱了。
至于叶两,他现在忙着收购鸡蛋做变蛋,而且那两亩玉米地暂时没活儿,所以这几日他都是下午才来。
午饭后,江纪回东屋,翻出他从私塾淘汰下来的笔墨纸砚,写了十多个寓意好的成语。
写完,他没有多耽搁,戴上草帽,背上背篓,匆匆赶往县城。
天热,路上走不快,已经请了一上午的假了,不能再耽误下午上课。
江纪又走了。
但叶厘有些忙碌,暂时没空想他。
叶厘先把那些成语送给江通,之后他去找江大河,垒新灶的话,肯定还得搭个棚子。
水井旁那个棚子下安置着石磨,塞不下一个土灶了。
江大河听完他的话,当即应了下来,等他走了,就拎上斧头上山砍树。
两日后,水井旁多了个四面透风的棚子,棚子下垒着一个新灶。
叶厘再炸东西时,不像之前那般汗如雨下。
县城这边,这日下课,江纪跑去膳房打了几个菜窝窝,他一边吃一边朝鲍北元租的小院走去。
这小院离私塾有些远,他连走带跑,花了两刻钟才到。
站在院子前,他拍门,喊人:“鲍北元?!”
只喊了一句,里边就传来鲍北元的声音:“来了来了。”
片刻之后,院门打开,鲍北元那张汗津津的脸露了出来。
“你忙啥呢?”江纪问。
“磨糯米粉呢。”鲍北元说着,抓起挂在脖子里的布巾抹了下脸上的汗。
“……要不,你将糯米拎到磨坊去磨?天热,成本增了就增了,少赚点没事。”
江纪道。
县城里有专门的磨坊,里边是由牲畜拉磨。
价格还算合理。
“不用,反正我也没事做。走,你坐下,我给你倒一碗绿豆汤。”鲍北元说着朝灶房走。
这院子不大,但该有的都有。
江纪一路走来,还真渴了,就也朝灶房走。
看鲍北元一手端着绿豆汤,一手拿着个白面饼子从灶房出来,他没客气,全接了过来。
“你要是不愿意去磨坊,你买个骡子也成。”他一边吃一边又道。
鲍北元抓着个蒲扇,在他身旁坐下,闻言摇头:“我没养过这么大的牲口,若我养死了,那损失就大了。”
江纪:“……”
他上上下下打量了鲍北元一圈,皱眉道:“你这又是何必?鲍伯在天有灵,定不愿你这样自罚。”
没苦硬吃!
鲍北元却是轻轻一笑,直接转了话题:“说起来,厘哥做的变蛋还有吗?”
“怎么?”江纪问。
“天越来越热,生哥那凉粉铺,生意大不如前,我就琢磨着,若是他能上道凉拌变蛋,那说不定生意能回到从前。”
“可变蛋只在镇子上出售,而且还不愁卖,县城这边没货,所以我就问问你。”
“你操心的还真多。”江纪有些感叹。
能牵挂这些事,鲍北元应是没事吧。
“这不是双赢嘛,你们和生哥都帮了我不少,我盼着你们好呢。”
“你就催催厘哥,让他多做些变蛋吧。”
鲍北元笑嘻嘻的道。
“成,我催催他。等下次变蛋做好,不拿去镇上卖,供给凉粉铺。”
江纪应下。
叶两在饼摊上出售变蛋,是分文不取的。
叶厘的变蛋,由叶两背回去。
但江柳江榆、江通的变蛋做好之后,得由他们自己送到叶家。
叶两再用板车拉到镇上卖。
与其白麻烦叶两,不如就近拉去县城。
反正不愁销路。
说起来,变蛋卖的是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