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江麦什么都不买,于是他们掉头回家。
兑现了曾子杀猪的承诺,接下来就该忙盖房子的事了。
下午就去找泥瓦匠商量正事。
争取在江纪入学前,将房子盖出来。
第68章盖房子,打枣子府城面馆老板来了……
与泥瓦匠敲定细节后,叶厘又有了新想法。
既然都大动土木了,还要盖洗澡间,那索性在三间正房旁多盖个杂物间,好与洗澡间对称。
如今家里没有杂物间,从前的杂物房成了磨房。
而且,今后家中收入稳定,江纪租出去的田地,叶厘打算改收粮食,不收银钱了。
现在他们家时常得买粮食吃,与其花钱买,那肯定不如吃自家佃户种的。
因此,他打算多盖一间,好存放粮食或其他杂物。
敲定完毕,叶厘江纪还没来得及去购置青砖木料,第二日,野枣坡的打枣活动开始了。
对村人而言,这是秋收之后、过年之前最大的事。
江福正已联系好了货商,这些货商是县城本地的,有大有小。
每日打下来的枣子,货商会在中午和傍晚来运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拖欠。
然后村人晚上分钱。
坡上的枣树都是多年的老树,不过,因着是本土普通枣树,日常也没有进行什么管理,几乎算是野生的。
因此,一棵树上结的鲜枣大概在五十斤到七十斤之间,和叶厘上辈子时那些能结二三百斤枣子的枣树没法比。
但即便如此,也能给村人带来不少收入。
坡上共六十三株枣树,每年的总产量在四千斤上下浮动。
这种鲜枣,一斤的售价在六文到七文之间。
按照一斤六文算,那总售价就是二十三两多点。
每家能分个一两出头。
按照七文算,那总售价接近三十两,村人分到手的更多。
野枣坡背靠北阳县、八仙镇,就这么点枣子,根本不愁卖。
只要把枣子从树上摘下来,那就有人买。
因此,每年这时刻,每户都要出两个人,好快些将枣子打下来。
往年江纪不在家,今年江纪在家了,但他如今是秀才公,哪能让秀才公干这种粗活。
江福正没让他参与,他坐等收钱即可。
而且,他与叶厘还得去县城将青砖、木料采购回来,所以没去凑这个热闹。
但江麦、江芽两个小家伙舍不得这种大场面,特意跑过去围观。
回来后,他们俩兴致勃勃的向叶厘转述坡上的情形,听得叶厘也想过去看看。
除了坡上的枣树,每家房前屋后也种着枣树。
像是叶厘家,门口有两棵,后院有一棵,三棵枣树最低也能结百斤枣子。
若是愿意将这些枣子卖掉,那能多六七百文的进账。
从前,每户人家都选择将自家种的枣子卖掉。
一棵树就能换个三四百文,这谁舍得留着自己吃?
可今年,大多乡亲选择留着自家食用。
一棵树结个几十斤,听着不少,但架不住枣子好吃——皮薄肉脆,汁水多,甘甜。
若真放开吃,碰到家里人多的,那一家子一周就能干掉几十斤枣子。
若是再给亲戚送些,那消耗的速度就更快了。
比如叶厘。
他时不时让叶两背回去些。
给报录人送了两背篓,给韩夫子送了一背篓。
而且还每日都当饭后水果消耗着。
如今,这些枣子已下去一多半了。
余下的那部分,自然还是留着自家吃。
村人忙活了两日,将坡上的枣子全卖了出去。
这期间叶厘、江纪赶着骡车,将青砖、大梁等木料买了回来。
买得多,再加上离得近,人家砖铺送货上门,因此两日就置备齐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