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彭希明,他咬了咬唇,反正他是不会主动去打探彭家的情况的。
他不要再丢脸。
余采这般想法,叶厘倒也理解。
他没有再劝,因为他已经有办法了。
不过,今个儿有些晚了,他从半闲居出来,直接回村。
进村后,他去江大河家放牛车,可谁知江大河家没人,他便赶着牛车回自家。
结果,进了家门后,只见江大河一家还有江大川、高君都围在水井旁洗芋头。
这下子省事了,叶厘当即聘用了高君、江大河、江大川三人。
利润这么高,哪能让江大河、江大川白帮忙?
他又不是黑心资本家。
况且,多了三人,那梁二香几个就能轻松些了。
于是,第二天,他送去半闲居的芋泥,高达三百五十斤。
将芋泥放下,他来不及为今日的收益高兴,他匆匆赶往布庄,又是报尺寸又是买布料,紧赶慢赶,他在县学下课时准点到了县学门口。
见着江纪,两人去常去的面馆吃饭。
坐在小饭桌旁,叶厘将他的办法告诉给江纪:“你同彭秀才说说,让他爹效仿石老爹来咱们村买变蛋,这多少是个进项。”
用这个法子摸一摸彭家的情况,绝不会惹任何人怀疑!
第98章彭希明的想法很般配
叶厘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余采的态度。
余采只说绝不会主动去打探彭家的情况,可余采没说他厌恶彭希明抗拒彭希明。
这说明有戏。
既然这人是自己推荐的,那叶厘肯定要帮着摸一摸彭家的底。
江纪听完叶厘的话,当即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还是你点子多。”
“下午我同他说说此事。正好要过年了,变蛋肯定很好卖。”
如此就可以不露痕迹、不动声色、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知晓彭家的情况。
妙!
叶厘一脸谦虚:“主要是有现成的例子摆着。”
想了想,他又叮嘱道:“你和他说时,顺便给他画画饼……不,这不是画饼,这是递饼。”
这是在追着彭希明喂饼。
“在别的镇子卖变蛋虽然回款慢,但咱们再让些利,一个月挣一两不是问题。”
“卖上一年,保底能挣十二两,届时彭家家境好转,他家里人肯定要为他娶亲的。”
“你问问他喜欢什么样的对象,旁敲侧击的问问他想不想吃软饭。”
江纪应下:“好。”
这个的确很有必要。
正事谈完,伙计也将两人点的面端上来了。
叶厘顺道说起了家中的事。
芋泥的日产量一下子提到了三百五十斤,这每日的利润,又增了五百文。
但这个数字应就是极限了。
当然,这个极限不是说销量到了极限,要知道,北阳县县城的常住人口有三四十万,算上下边乡镇的,总人口快接近百万。
虽然这里边九成的人都吃不起芋泥,但余下的一成足以消耗掉这三百五十斤芋泥了。
他口中的极限,指的是芋头存货不多,按照每日三百五十斤算,那只能卖上五十七天。
可实际上是卖不到这个天数的。
他家和余采那边每日都有消耗。
不能只搁到店里卖,他们自家也得吃的,马上过年啦,这不得多准备几样芋泥点心。
还有,马上就是腊八了,这一次发节礼,除了米面肉,还得准备些粥料。
这一次发节礼江纪就在了。
说话间,一顿饭吃完,叶厘把江纪送到县学门口,又叮嘱他几句,然后挥着鞭子慢悠悠回村。
江纪进了县学,他先去膳房打了碗热水。
不过,彭希明已不来膳房打水喝了。
半闲居虽忙,但喝口水的功夫还是有的。
而且,彭希明不好退的太早,最近都是踩着上课的钟声进的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