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2章 混混狀元(18)

對,言大就叫言景則。

所以,言大成了縣案首?

這怎麼可能!

雖然他們最近聽到了一些傳言,說言大多麼多麼厲害,但也難以相信言大竟然可以成為縣案首。

一般來講,縣案首去參加府試哪怕考砸了,知府也會給個童生,甚至有些地方,縣案首直接就可以去考秀才。

現在言大得了縣案首,相當於就已經是童生了。

他們中不少人都落榜了,言大不僅上榜,還成了縣案首,這怎麼可能!

這些學生都不滿意,紛紛質疑。

朱縣令也知道他們肯定有疑問,他早就將前十的卷子全都張貼出來。

幾乎所有人,都湧到了言景則的卷子前,要不是有衙役護著卷子,指不定卷子都要被撕了。

然後那些看到卷子的人,就被震住了。

這卷子沒有絲毫塗改,每個字還都寫的驚人地好,光這點,縣試就該給前十。

再去看裡面的文章……

縣試主要看學子對四書五經的熟悉程度,有很多題目都是讓人默寫其中句子的。

雖說縣試的題目相對簡單,但能把四書五經全部背下來的,才幾個人?

而且,有時候今天背出了,過些日子,便又忘了,就算是複習……這麼多書複習起來也沒那麼容易。

所以很多人都會填錯。

但言景則不會。

他全都記住了!

縣試的卷子,他自然寫得完美。

至於裡面要寫文章作詩之類,縣試的程度也一點不難——他看了那麼多書,充滿深度的文章和充滿靈氣的詩句興許寫不出,但要寫出中規中矩的文章詩作,還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也許在舉人進士看來,他的文章還欠點火候,但在一群考縣試的人中間,卻已經能拔得頭籌。

這,真是言大所做?

這怎麼可能!

朱縣令的府上。

言景則和衛凌修坐在朱縣令面前,正在喝茶。

朱縣令早就知道兩人的成績,先恭喜了兩人——在縣試中,言景則得了案首,衛凌修也不差,得了第七名。

而且朱縣令敢說,自己並沒有徇私。

衛凌修的才學,真的不差,甚至在作詩方面,他比言景則更有靈氣。

朱縣令其實很欣賞衛凌修,同時對衛家,也愈發鄙夷。

這些日子言景則和衛凌修住在魏家書店,就在魏掌櫃的眼皮子底下,便是他也去看過幾次,這兩人分明清清白白!

更重要的是,衛凌修全身上下,都沒有什麼脂粉氣,言景則就更不用說了,這兩人不像是有什麼關係的。

當然,這兩人有點什麼其實也沒事,在京城,還有人覺得這是風雅之事。

然後,朱縣令便說起了去府城參加府試之事。

府試在四月,言景則和衛凌修還能再做一個月的準備,然後就該去府城了,當然,除此之外,言景則還需要做點別的事情。

“但凡讀書人,都要揚名……”朱縣令慢慢說了起來。

這年頭,名氣對讀書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雖說閱卷之時會糊名,甚至到了後面的鄉試,還會謄抄過之後再由考官閱卷,但最後排名的時候,還是會看原本的卷子的,也會將原本糊起的名字開啟。

很多人的答卷其實不相上下,這種時候,閱卷人給人排名次,就會看那人名氣了。

比如某個秀才極有名氣,另一個秀才籍籍無名,鄉試之時頭名解元要從這兩人中間取,考官肯定二話不說,就會選極有名氣的那個,免得有人說他徇私舞弊。

言景則沒參加縣試之前,專心讀書就行,揚不揚名無所謂,現在卻該開始“揚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