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9章 福建節度

1o19.福建節度

黃華、支永壽、奎英豪等人在旁看著,神色悲慼,心情更是凝重。

這回支永壽和千餘將士雖突圍而出,但江湖義士們的折損卻是太過慘重了。頂尖高手幾近死絕。

這無疑讓得長樂郡的形勢顯得更為不利。

在眾江湖義士的遺體焚化以後,黃華將城防之事交給支永壽,向著子城府衙而去。

子城是長樂郡的真正權利中樞。佔地不廣,但福州最頂尖的衙門,以及最位高權重的大臣們都住在這裡。

雖是夜深,府衙內仍是燈火通明。

在長樂郡風雨飄搖的情況下,上至權臣,下至百姓,沒幾人能夠睡得安穩。

福建路節度使廉黎明坐在府衙正殿之內,亦是絲毫沒有睡意。

他已經有兩夜未曾安睡了,此刻雙眼泛著濃密血絲,且眼神中滿是擔憂之色。

這長樂郡,真是岌岌可危。

他不是怕死,甚至已經做好為國捐軀的打算。只是,長樂郡破,便幾同於大宋東大門破,他廉黎明有愧聖恩。

直至現在,廉黎明心中都清楚的記得那幕。

那時的他,還不過是區區福建路汀州漕運使而已。莫說在整個福建路,便是在汀州,都算不得什麼大權之臣。

而他又向來不願趨炎附勢,同流合汙,更是隱隱被其餘官員排斥。

曾有人笑言,汀州漕運使,不過是個夜遊神而已。

但在那日,就是福建變天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軍機令文天祥卻是折節親至廉黎明家中。

當時的廉黎明雖詫異文天祥為何會親至,卻也只以為文天祥是來讓他表態。畢竟,福建不再是蒲家的福建。

於是廉黎明不等文天祥問,便直言道他已無心官場。

這些年來的滿腔熱血,濟國濟民之心,終是在不堪入目的現實眼前被擊打得體無完膚。

他實在是已經是心如死灰。

可文天祥聽到他這話後,笑容只是更為濃郁,說道“早聞廉漕運使剛正不阿,一心為民,真是聞名不如見面。”

然後他笑眯眯從袖中掏出了一卷黃彤彤的聖旨。

文天祥將這卷聖旨放在廉黎明身旁,只又說“皇上說了,這旨,廉漕運使你接不接,全憑你自己心意。”

緊接著便起身,就這樣離開廉黎明的家去。

廉黎明傻愣愣看著聖旨,甚至連相送文天祥都忘記。

等再回過神來,文天祥的身影已經是遠去。

廉黎明帶著些許沉重和好奇開啟趙洞庭的聖旨。

上面的字眼,卻是讓得他的眼睛立刻鼓瞪起來,充斥著不可思議之色。

泱泱福建,朕唯聽廉大人出淤泥而不染,剛正不阿,兩袖清風。以榜眼之身,屈居汀州漕運使十餘載不曾升遷,受百官相輕,卻仍舊福澤汀州百姓。這份大毅力、大愛之心,當為福建群臣之最。朕,願意福建路節度使之職待之,廉大人自作思量。

聖旨上的所有字眼,都是褒揚廉黎明的。

只最讓廉黎明觸動的,卻是趙洞庭最後那句話。

做不做這福建路節度使,任由他廉黎明自己拿主意。這足以體現聖上對他是何等的尊重。

說是皇恩滾滾,都絲毫不過。

說到底,他廉黎明只是區區漕運使而已,縱是榜眼出身,相較於皇上,其實又算得什麼?

皇上若非是敬重他這個人,根本無需給他自己拿主意的權利。

皇上是天。

誰敢違抗皇上的旨意?

更莫說,這封聖旨還是給廉黎明升官的。而且是連升數級。

看到聖旨後的廉黎明怔神良久,最終眼眶都是泛紅起來。十餘載懷才不遇的悲涼,好似在這刻全部都化為暖意。

他廉黎明雖為汀州百姓做了些事,但何德何能能當得皇上如此?

從那時起,趙洞庭在廉黎明心中的身影便是變得無比高大起來。雖然,那時候他其實連趙洞庭都沒有見過。

而其後兩年,廉黎明進長沙給趙洞庭彙報政務,兩度都是和趙洞庭促膝長談,對趙洞庭就更是佩服到五體投地。

這位小皇帝的種種政治見解、治政手段,以及個人魄力,都讓廉黎明深深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