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3章 恩科開考

轉眼已是三月初十。

這是大康自立國,朝廷便定下的,每屆恩科的開考之日,雷打不動。

雖然科考的方式與內容,皆是沿襲於前朝時期,無非明經與策論兩科……

明經一科,題目眾多且繁雜,經史子集、聖人先賢文章典籍、算學甚至御射,皆有所涉獵。

而策論,則要簡單許多,說到底,無非一些治國策論的考核。

諸如田畝稅賦、軍營改制、與他國外交往來,甚至一州一縣的治理。

考生能否根據題目,給出獨到的見解甚至令人喝彩的諫言論點是一方面,文章的功底也尤其重要。

至於考題,卻是由皇帝親自擬定。

且為了防止出現考題洩露與考場舞弊之事,往往是在正式開考之後,才會有司禮監的總管太監親自捧著天子密封的考題旨意,進入考場進行宣讀。

可今年的恩科,卻又似乎與往年大不相同。

畢竟,這可是景隆皇帝大刀闊斧推動取仕制度變革以來,朝廷第一次大規模取仕。

為了彰顯朝廷的公平公正,不僅將採用糊名制,且還在以往的基礎上,全新制定了一整套嚴苛的選拔錄用方案。

諸如考卷從送達考場,到考試結束後的密封存檔,皆有嚴密的押送制度。

諸如策論文章的批閱,將會由多人交叉閱卷,最終評定得分。

不僅如此,明經制科中還將加入恪物學的題目,且佔比不少。

再加上對於眾多勳貴或官宦士紳子弟來說,靠著舉薦入朝為官的路子基本已堵死,就連每年中秋各地州府的“小春闈”都已取締,因此國子監與太學的不少精銳學子,也將參加今年的恩科考試。

林林總總算起來,竟有八九千人之多。

絕對算得上盛況空前。

至於科考的地點,自然是位於禮部貢院。

其實作為今年恩科皇帝欽點的副考官,王老爺打內心裡,是十分同情這些學子的。

貢院重重院落內,早已搭建好一個個考棚。

所謂考棚,或者說是囚籠更為貼切。

每個囚籠……哦,考棚,不過屁股那麼大塊地方,三面密不透風,只留正前方一道口子,剛好能容得下一個考生在裡面坐著答題。

且足足持續兩天的考試,考生是絕對不能離開自己考棚半步的。

角落備有一個恭桶,這兩天的吃喝拉撒睡,就全在裡面了。

偏偏又恰逢,三月晚春時節。

北方的天氣本就炎熱,陰雨天倒還好,若是遇上豔陽高照晴空萬里的日子,那考棚就跟蒸籠一般。

不到半天功夫,整個考場臭氣熏天蒼蠅蚊蟲亂飛。

這哪是人過的日子?

這也是為何,每屆春闈之時,都會有不少考生,實在承受不住,活生生暈倒在考棚裡,或乾脆交白卷放棄。

這也就罷了,八九千人參加科考,最終賜進士與同進士出身的錄用名額,加起來不過區區三四百人。

絕對算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了!

這才卯時剛過,天邊都尚未顯魚肚白。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