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章

伴隨著幾聲尖銳的號角聲響起,糾纏在一起的兩隻騎軍默契的分離然後調轉馬頭開始撤離。

謝儒錚冷冷的看著丟在地上的那堆旗幟以及對方存活下來的十餘賊騎正在迴歸本陣的身影,所幸造成的效果不算太嚴重也讓他鬆了口氣。他本以為這夥賊軍主力是殲滅了派去三熊山脈的一萬五千兵而過來增援的,但想不到竟然是從臨汾城那邊過來的,看樣子那裡的一萬人已經凶多吉少了,當真是匪夷所思的計謀。不過雖然前軍看見了那些旗幟生了些許騷動,但是憑藉著重賞以及軍法還是很快壓制下去,現在就到了真正的硬仗的時候。

隨著兩方軍陣的越靠近,戰鼓聲也越的緊密起來,兩軍最前面一排的軍士似乎都能看見對方的面孔。刀盾手這時都高舉著盾牌遮掩著身軀,長槍兵緊隨其後列成巨大的長槍方陣緊隨其後,而後方的弓箭手們軍陣之內牙將估摸著距離準備開始射箭。

數不清各色的旗幟飄搖在各個軍陣的上方,而快要接仗的兵卒們此刻不約而同的出著兇暴嚎叫加快腳步推進想要儘快廝殺。隨著兩軍的越來越近,後方密集的羽箭射入了畢竟的軍陣之中,此起彼伏的慘叫哀嚎和咆哮嘶吼聲外加上越來越濃烈的血腥味,也是越刺激著戰場上的每一個士兵。在同樣血腥的弓箭對射下,付出了一批批計程車兵死傷後,雙方的陣列最終碰撞在了一起。雙方最前排的刀盾兵狠狠地撞擊在一起,彼此間的盾牌互相碰撞著,手中的鋼刀不時的透過盾牌間的縫隙往裡面狠狠地捅刺,而後面的槍盾兵也不時看著長槍優勢找準時機往對方軍陣裡面捅擊。而此刻位於幾個步軍方陣後面的射手們還在不斷的往對方的軍陣裡面拋射箭羽。

“啊!”

“啊~~”

……

如此短的距離之下,如此密集的軍陣絞殺在一起,彷彿在每時每刻都有數百人死去。一陣陣刺耳的金屬碰撞和摩擦聲,雙方的步兵武器格擋、砍殺,砍進、刺入對方鎧甲或者肉體之中,出一種令人恐懼的聲音。士兵身體噴濺出來的鮮血、瀕死前的痛苦哀嚎,讓雙方交戰計程車兵腦袋裡面沒有了別的什麼害怕感覺,像之前的恐懼、緊張早就在這種恐怖而亢奮的氛圍裡面被忘卻了。在濃烈的血腥味刺激下,這些兵卒的腦袋裡面早就只剩下殺光前面的敵人這種想法。

這時候,在緊密的步兵陣列之中,根本就沒有騰挪閃避的空姐,更加不會有什麼展示炫目技藝的機會,現在只有硬碰硬的刀槍箭雨的往來衝突,是生是死,除了仰仗自己身上的鎧甲和手中的兵器之外,同樣還得看天意。

“當真是兇蠻啊!”熊武踩著馬鐙,高高探起身子死死注視著交纏在一起的軍陣最前排處,看著不時死去大量的弟兄們卻絲毫沒有進展,心中也是焦急萬分。雖然現在和燕軍廝殺不落下風,但是時間拖久了可容易生變,到時一旦前面的弟兄們頂不住甚至可能導致直接潰退,而且燕軍的騎兵也時刻準備側擊自己的側翼,現在可以說真是兇險萬分。

而謝儒錚、謝儒麟也是滿臉凝重的看向軍陣的交接處,想不到對方的甲士竟然能抗住和燕軍精銳正面廝殺,如果之後這批賊軍繼續保持這種戰意,那麼自己的這兩萬多甲士可就危險了,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沒有讓那兩千甲騎動攻擊。

與此同時,位於夏陽城內的龍炎自然不可能因為那五千監視的燕軍而放棄出城夾擊的機會。之所以之前沒有選擇出擊是因為燕軍並沒有和熊武率領的主力絞殺在一起,如果自己當時出城的話,那麼燕軍自然有餘力來應付自己,而現在燕軍的主力全數調往打算殲滅那四萬多弟兄,但卻並沒有取得勝利,這時自己再率領城內剩餘所有還拿得動刀計程車卒、青壯出戰,那麼就會起到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的作用。突然遭到兩面夾擊之下,恐怕就算這些傢伙是燕軍精銳也得軍心浮動,到那時軍心振動之下自然也就穩不住軍陣了!

而且為了讓燕軍相信夏陽城裡面隱藏了數萬大軍,龍炎自然也做了更多的準備。這些欺騙自然瞞不過燕軍的主將的眼睛,但是隻要矇騙燕軍普通計程車卒來說就足夠了。

只見此刻,原本堅守城牆的守軍,此刻卻是在頻頻的調動奔走,同時城牆之上的各種旗幟並且還有著大量人影來回的移動著,戰意激昂的吶喊伴隨著聲音洪亮的戰鼓聲也已經響了起來。城外的燕軍大驚,這是要出城兩面夾擊他們?

他們確實猜對了,龍炎確實是想出城兩面夾擊位於中間的燕軍,對於龍炎來說肯定不可能獨自留下熊武和那些弟兄們迎戰燕軍兩萬多精銳。

夏陽城那兩萬士卒經過這兩天多燕軍的圍攻也算是傷亡不算小,滿打滿算現在能拿起刀的人也就一萬左右,也虧得之前繳獲的金銖還算充足,又招募了城內大量的青壯在背後以壯聲威。

“跟我一起衝殺出去!”龍炎說著,騎在馬上,拔出腰間的馬刀,,奮力一舉,然後大聲喊道。“熊武已率五萬大軍前來增援,城外的燕軍也就兩萬,這時我們城裡三萬大軍出城夾擊哪有不勝的道理!建功立業,就在今朝!殺光燕賊!”周圍的部將聞言,皆是各舉刀槍,出一陣陣大聲應和。“殺光燕賊,!”“殺光燕賊!”

城內的兵卒自然都看見了熊武已經率領主力回來了,而且剛才前軍和燕軍方陣交鋒更是不落下風,當真是士氣爆棚,根本就不再害怕成為區區兩萬的燕軍,畢竟自己這邊可以說有足足八萬兵力,可謂是比這些燕軍可多太多了,這就算是沒讀過多少書的莊稼漢也同樣知道這個道理。

相比之下,正在全力迎戰來襲的燕軍主力聽到夏陽城內出的陣陣吶喊聲也是驚懼不已,位於軍陣中的燕軍士卒被前後揚起的灰塵遮蔽了視線,根本就看不清遠處敵人的身影,只是憑藉著本能與距離最近的友軍配合,不時的往前挪動腳步。但是雖然看不見敵軍的蹤跡,難道還聽不見聲音判斷不出來這是遭到了兩面埋伏而且落入了下風。前面的賊軍方陣很難啃開,這從前面不斷傳來的濃烈血腥味、慘烈的哀嚎聲以及幾乎沒有推動的方陣可以看出,至於後面夏陽城那邊傳出的聲音恐怕得有兩三萬人,如此情況下被兩面包圍自然凶多吉少。

這時候聽到後方爆出來的一陣陣強烈的吶喊聲當真是讓燕軍軍陣攻勢頓時遲緩了一下,一時間就陷入了極大的被動,甚至連最前面交鋒的陣列都落入了下風,被對方給往前推進了兩米左右。這時候燕軍士卒也陷入了短暫的混亂之中,有的人想要繼續結陣衝擊,而同樣有人想要撤退鞏固陣線。

“華武,把這裡所有的騎兵都給我叫上,隨我一起去側翼,我們要立刻將正面之敵的側翼予以重創!”謝儒錚叫來那名叫做華武的燕軍猛將,讓他帶著所有的騎兵對著敵軍的側翼動猛攻,不僅僅是為了迫使對方收縮兵力,同樣也是為了護住一個缺口避免被徹底鎖死。因為,謝儒錚剛才已經看到了己方的軍陣開始了動搖,要不是剛才急軍令才穩住了步軍方陣,不過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恐怕也還不等尋求到戰機,自己這邊就已經得生潰退,到那時候就算是天神來了也無能為力。如果後方不能頂住,這一仗算是打不贏,那麼自然也就只得儘量儲存實力撤退了。

用來防備夏陽城的燕軍五千軍士,此刻看到從夏陽城湧出的數也數不清的賊寇也是渾身冒著冷汗。在震天的嘶吼聲外加渾厚而又急促的戰鼓聲中,最先出城的從一萬多夏陽守軍中挑選出的一千多精銳就率先和阻攔他們的謝儒麟部生了轟然相撞。甫一接觸,接仗的燕軍就感覺對面的人絕對是精銳,線列上血汙噴濺、哀嚎遍地,在這被精挑出的千餘披甲精銳們面前,燕軍的根本一時阻攔城內大軍的湧出,在一片片刀槍碰撞和鎧甲走動時的金屬摩擦聲中,雙方瞬間就倒下了一大片,但是在龍炎、王彥龍親率衝陣的激勵下,後面還沒有接戰的兵士們出亢奮的狼嚎,同時臉上帶著興奮的表情結陣推進著。雖然這些燕軍同樣是久經戰陣能夠扛得住短兵硬戰的步戰精銳,但是在衝出來的夏陽賊寇兇蠻悍不畏死的攻擊之下還是有些吃力,不僅如此,夏陽衝出來的大批兵士正快的往燕軍步軍的側翼移動,如果不做出反應,那麼一旦被繞後襲擊,恐怕燕軍這些步戰精銳也得崩潰。看著被慢慢推動的步兵戰線時,謝儒麟心中也是涼了大半,不僅僅是為自己這五千步卒而擔憂,更是為了整個被包圍的大軍所擔憂,同樣也是震驚於這批亂賊的展度!

兵法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現在不可避免的燕軍士氣相比起氣勢如虹的敵軍弱上了許多,三才之象中的地利、人和自己這邊已經全部丟失了,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廝殺下去恐怕不是什麼好的選擇。一旦全軍士氣降到低谷,隨時都有可能生大的潰退現象,到那時損失了這兩萬左右的精兵,還拿什麼來進行平叛!現在最重要的是突圍出去,與銘辰的一萬五千精兵匯合後退往相對富庶且城池眾多的歷羅郡一帶佈置防線,等之後恢復了元氣才能再和這些夏陽軍一較高下。不過,全軍的主將並不是自己,他現在的職責是負責守住全軍的後方才行,其他的事自然會有大將軍統籌。

就在燕軍這五千後軍和龍炎親率的出城軍隊廝殺的難解難分之時,負責側擊的華武率領兩千甲騎,現在也正對著已經迅合攏並做好準備的敵軍側翼有些無可奈何,那裡給他的感覺就像是燕軍自己的防禦鐵騎衝鋒的陣型一般,幾乎是同樣的盾陣配合著長槍,就算是自己這些披甲騎兵衝上去恐怕也是損失慘重。不過也好,大將軍也並沒有下達死令強衝對方方陣。這麼做的目的他自然也知道,現在這時候,要是現對方側翼不穩那麼自然可以率鐵騎衝殺上去,而沒有防禦的敵方側翼一旦被衝進去,到時對方的正面自然會生大面積潰退,而那時也就可以反敗為勝。等正面的數萬敵軍潰退之後,那麼從夏陽城出來增援的兵卒又能有什麼作用?但是現在對方的側翼防守嚴密,鐵騎衝上上去就算能擊潰對方,恐怕也是死傷慘重而且也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一旦短時間無法提升燕軍士氣,到那時不管是士氣崩潰或是對方從夏陽城增援的步軍擊潰了燕軍五千後軍,那麼恐怕先崩潰的是整個燕軍。

“是時候撤退了!傳令全軍收縮,軍陣後部兵力從騎兵防線有序撤退!”謝儒錚只是冷冷的對著傳令兵說道。

“是,將軍!”傳令兵隨後就催動戰馬離開傳令。

很快代表著方陣收縮的兵力的號聲響徹在這片土地之上。訓練有素的燕軍方陣開始有序的收縮兵力。但是令人意外的是熊武的大軍方陣中隨後揮動代表著全軍聚攏的令旗,不過,這樣也不算太難理解,現在的燕軍已經選擇了防守,此刻就像是縮成一團的刺蝟根本不好下手,而且旁邊還有著兩千左右的甲騎在旁邊虎視眈眈,更何況之前龍炎和他們也談論過確實吃不下燕軍的主力,所以也就只能讓兩萬燕軍主力離開為上,畢竟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剩餘的燕軍後軍那五千人自然得吃掉!

謝儒麟也聽到了前軍出的軍令,自然明白了大將軍的打算,為了主力的安全撤退,他也只有死扛到底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