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章 開竅!

從葉開元處回來,葉懷清又再次進入了清修的模式。

之前的山谷中尋材料釀酒之類,更像是一次放風,而現在,放風結束,重入監守。

不對,是重入小院。

小院的草,講真,長得有點太過茂盛,有的草都已經過近兩米之高的院牆了,高高的茅草之屬每天在風中搖搖晃晃,使得這小院遠遠看起來都有點瘮人,類似前世的那什麼什麼宅。

其實葉懷清還挺想在大佬那地方多待點時間的,多聽點教導,可惜大佬不讓,把他給趕走了,一點也沒有做老師和老祖的風範,不體恤小輩的尊敬仰慕之心。

於是葉懷清只好獨自潛修。

陪伴他的,除了日月升降,就是《老姆虞華說凝元通玄經》以及《靈源大道歌》。

前者必修,後者選修。

兩者交參。

而便連那份《藥師石東庭九世孫曄闡十四本藥》也已經被葉懷清束之高閣,連同整個的藥之一道,封存於意識的邊角,再不去動它。

這段時間,只合修行,只宜修行。

哪怕是和修行極為靠邊的醫藥,此際,亦被劃歸為“外道”,然後禁止。

清修。

只是清修。

清修不是一個人,而是一份乾淨的意識。

葉家鎮的存在沉澱於意識深處,葉懷連葉懷蕙及其他小夥伴們的存在沉澱於意識深處,葉開元的存在沉澱於意識深處。

乃至於,前世的存在亦沉澱於意識深處。

葉懷清更渾然忘了,他是個山神,關於俸祿日增一份,時至如今增到多少,他更連大致的數都沒有了。

這些一切,悉被拋開,潛藏於意識深處。

他就是一個與世徹底隔絕的小修士,外緣切斷,內擾不生,意識中,日常遊動者,不過是一份凝元通玄經,不過是一份靈源大道歌,如此而已。

凝元通玄經,闡述的是從凝元境通向玄關境的道路,按理說,已經抵達玄關境的葉懷清,這份秘法已經成為了過去。

但事實並非如此。

玄關境向開竅境,怎麼走?

答案是沒有路。

或者說,沒有確切的路。

這個階段,需要的是一種“昇華”。

一如前世的那句詩所言,“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玄關境,便是水窮之處。

而開竅境,便是雲起之時。

究竟云何時起,以及從何處起,無人得知。

在前世葉懷清的修行中,他轉修又轉修的那份法訣把這個過程形容得玄之又玄,空而又空。

事後,當葉懷清蹣跚地邁入此境,回過頭來再來,他終於可以確定,他作為本經修持的那份法訣,其法訣撰寫者,應該是沒有邁入開竅境。

那份法訣,純是一個同為玄關境的前輩修士,臆測而生,並無真憑實據!

離了個大譜。

杯了個大具!

而這一世,這份被葉懷清判定為極為高妙的凝元通玄經,其收束處,關於如何通達開竅境的闡述卻也只有一句話,“凝元玄關久徘徊,日久天長竅自開。”

也就是躺平。

好吧,那就躺平。

葉懷清此時,就枕著手躺平在小院中,身下是厚厚的茅草,身邊是招搖的茅草,而陽光透過茅草斜照到身上,帶起一種身體上也是心理上的暖。

前世古人,以茅草算命。

或許是茅草的存在?又或許與茅草毫無關係,葉懷清突然想起了萬星盤星陣入口大廳處的八大基本傳承。

坤、震、離、兌、乾、巽、坎、艮。

在修行上,坤代表“清”,酸稗酒就屬於這一系列,而修士進行辟穀,以及在修行的過程中生易血易氣易形易體等種種變化,也都統屬於這一系列。

同樣是在修行上,乾代表“盈”,也就是不斷地提升,不斷地豐足。

盈與清,也是修行的兩大主題,或者說兩大根本。

盈是進,清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