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狂熱

戥以暗艦,率領龐大艦隊先,沒有恆星的引力束縛,漫長的艦隊如同一條直線一樣,從環繞類荑人星球的軌道上空,射向茫茫的黑暗之域。

更遠的地方,小蟲子停止返回,在橫跨一光年的尺度上,與戥的艦隊並行齊飛。

如果沒有楚雲升,這種距離上的通訊聯絡將是一場災難,延遲一年的光奔跑時間,足以生很多的事情。

五序帶領的卓爾人立方體戰群留在了最後,戥的艦隊中,它們的先程序度最高,許多掃尾的後續工作只有卓爾人才能勝任,而這種工作的內容,與星空向星球表面“列印”工具遠不可相比,就是放在類荑人面前,它們也看不到感覺不到。

比如對周圍空間穩定性的補償措施,對周圍稀薄物質的空間屬性編碼,對星球扭曲空間的擾動強行干涉,對引力所含資訊的欺騙偽裝等等,對這支艦隊許多星空種族而言,都是尖端的技術,就不要說類荑人。

而這些複雜而繁瑣的工作目的,卻很簡單,就是為了協助仍留在星球中的楚雲升,削弱正反空間湮滅瞬間所產生的對空間的毀滅性破壞。

當五序帶著卓爾人做完這一切,最後一艘戰艦也已經離開,在暗域中化作一個光**,閃爍中彷彿燈火一樣行將消失。

“我們要走了。”

五序重新連線上楚雲升的洞穴,沒看正在修煉中的睥邁虛影,嚴肅道。

從推算湮滅的時間上。它必須撤離了,但現在還不是最為危險的時候。湮滅前的一瞬間才是,即便楚雲升用著能夠進入零維世界的能力。也不是一**風險都沒有。

如果空間湮滅的度足夠快,甚至如宇宙大爆炸開始的那一刻一樣,有可能過光的話,楚雲升也是可能逃不掉的,整個人會像消失的空間一樣,變得不存在意義。

正反物質湮滅釋放出來的不過是物質本身能量,與正反空間完全不是一個層次性質上的物理事件了,很多星空種族可以大把地造出反物質,但即便是卓爾人烏怒人。也從未聽說誰能製造出反空間。

“713程式怎麼樣了?”楚雲升一邊延緩著門後的空間錯位,一邊問道。

五序道“它已經被我利用一些矛盾的許可權強制休眠,元件被放在了我這裡,放心。”

它說得簡單,其過程卻是驚心動魄,上千的卓爾人同時參加此次的強制休眠行動,都差一**造成713程式反擊,甚至開啟自毀星球與它自身的最後一段程式。

“那就好。”楚雲升看了看洞穴周圍各種快變化著的空間圖形與數字,道“你把檢測資料的控制權轉移給我。我儘量在最後一刻再離開,將觀察到的現象記下來。它們成功地坑了我們一回,但或許想不到,我們說不定能從中現**什麼。凡事有弊也有利。”

五序迅地移交檢測資料的控制權,然後啟動立方體,道“的確是一次極為難得的機會。它們說不定也在遠遠地觀察著,對任何一個星空種族來說。正反空間湮滅的奇特物理事件,都是寶貴的知識財富。

但想要從湮滅的內部觀察。如果沒有你那樣的能力,無論如何都是做不到的,裡面到底會生什麼,永遠也不會有人知道。你可能還不知道,戥那邊的艦隊中,有幾個最為出色的種族,已經向我們申請,懇請我們能夠對它們分享部分觀察資料!”

艦隊要想配合精密地逃離出去,不讓這支由許多陌生種族組成的投降者們知道實情,完全是不可能的,即使戥有著再高的指揮藝術,也做不到,它們當中甚至還有著相互的死敵!

必須有一個大家都得正視且不得不為此努力的原因——不配合,不服從的話,就得死在湮滅當中,逃脫不掉。

實情被透露出去之後,短暫的緊張過後,隨之而來的便是許多以科技立命的種族狂熱地想要抓住這一次的機會。

別說它們,就是五序也一樣,雖然它不會狂熱,但如果楚雲升真的能帶回來正反空間湮滅內部的觀察資料,它也會很激動。

大爆炸的理論雖然只是假說,但如果能有一次實驗,可以觀察到空間湮滅內部瞬間,觀察到空間回到無意義的那一刻,就可以知道很多事情,反過來論證宇宙誕生的最初一刻到底生了什麼情,是否產生了光的空間膨脹,是否產生了正反空間,是否……,需要尋求論證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如果說類荑人星球內部的這個反空間是人為製造出來的,五序甚至可以梳理出一道清晰的脈絡來,製造反空間的生命,猜測大爆炸後產生正反空間,但它們找不到反空間,便製造了反空間,反過來與正空間湮滅,逆反這個假說過程,然後得到一些神秘的資料。

而這樣的試驗絕不可能只是一次或者兩次,正常來說,需要連續做無數次!

饒是五序以卓爾人的身份與見識,也感到一絲的毛骨悚然——一次正反湮滅的試驗,還是如補給星球下的極小規模,都要波及幾光年的空間,也就是說要將幾光年範圍的空間為實驗室。

幾千次下來,如果不是在暗域中進行,恐怕一個巨大的恆星系都得完蛋,誰能做得起這樣的試驗!?

而這東西如果做成武器的話,戰場上的恐怖,更是不可想象!

但更讓毛骨悚然地是,這樣強大與先進的生命,竟然銷聲匿跡了,是自己衰亡了,還是被消滅了?沒人知道。

“不管怎樣,你都要注意安全。”五序想了想,又補充道“即便拿不到資料也不要緊。安全第一。”

越是尖端的試驗,越是有著不可控的風險。即便是地球人也曾擔心過粒子加對撞機會產生微小黑洞毀滅地球,到了一定的高度。任何一次大規模的試驗,都蘊藏著極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