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天體資訊

楚雲升停止了追溯,在氣泡海洋上空靜靜地懸浮著。

先,這個牢籠針對的物件不是他,而應該是包括他在內的所有經由人類這條線追本溯源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個人而出現的,他還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但正是因為如此,才顯得更加地恐怖與神秘。

其次,建立在這條追本溯源線上的巨大牢籠,並非空間意義上的牢籠,在他觀察記錄下的星圖上,這些星球相距都極為遙遠。

它所鉗制的是無論怎麼追溯,都始終只能在它的“世界”之中,由許多都存在火源體與金屬體的相似行星組成的龐大的牢籠世界,相同世界,永遠掙脫不出去,侷限住了人類這條線上的追溯。

第三,除了追本溯源這條線上動過鬼斧神工般的手腳,那些牢籠行星上的佈置反而很簡單,科技萌芽的封鎖也很容易解開,如果追溯過去,耗費漫長的時間,最終也能促使當地人類達到能飛入星空的程度。

雖然並沒有什麼用,追溯過去的只是意識而不是本體,終究還是得回來,而且本體一旦死亡,意識不管在哪,也會隨之消失,但卻仍然是一種對牢籠自身≌√的矛盾。

讓人弄不清楚它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麼?

倘若這樣想下去,永遠都想不通,更談不上破解,楚雲升的意識微微一動,上一個火源體使用後暫時穩定下來的狀態又開始“晃動”了,形勢十分緊迫。

但他並非無計可施了,旋即便準備再次追溯。

他可以追溯的不止只有人類這條線。還有卓爾人與火蟲,可以繞過這個牢籠。

只是用處不大。他是要找回本體,在之前的追溯分析中。他便感覺到,只有與他有關的各條線都追溯成功了,補齊了條件,才能最終追溯到自己的本體。

現在人類這條線被牢籠困住,也就無法知道這個條件到底是成功獲得了,還是失敗了?

這就是純靠摸索與經驗的劣勢之處,如果有追本溯源或者氣泡世界層面上足夠的的理論基礎知識,根本不用這樣猜來猜去,以致難以精準判斷。

追溯的過程很快。有過十幾次經驗的過程更快,沒過多久他便再次回到氣泡世界。

依然是一個牢籠行星,依然存在一個火源體與金屬體。

火源體也再次讓他意識暫時獲得平靜。

追溯的過程中,他無法分辨哪個方向的聯絡是人類這條線,哪個又是卓爾人或者火蟲。

回到氣泡的世界,又有了一點時間,楚雲升便繼續開始分析,這一次,他將所有去過的行星位置。在意識中演化的星圖上標註出來。

起初,彎彎曲曲,雜亂無章,相互之間跨度也極為遙遠。看不出來什麼。

等到越標越多,漸漸地形成一條長長的“巨龍”,中間有缺失的地方。他追溯的基數還很小,不可能完全。

如果沒有參照座標。這些牢籠行星形成的蜿蜒長線平淡無奇,沒有什麼實質的意義。

但他隨之一動。將星圖的觀察點選擇到地球的位置上,立即就現它們漸漸遠離地球,遠離銀河本星系群,如利劍一般插向宇宙的深處!

如果再將這些行星的運動軌跡,在歷史長河上動態起來,便能震驚地看到似乎有一道波動蘊含著某種含義向遠處而去。

這是資訊!

竟是留在浩瀚星空裡宏觀天體運動之中的資訊!

也只有能夠追溯到許多牢籠行星的人,從星圖上經過綜合分析才能得到的資訊,而不是在其中一個行星上就能看的。

楚雲升追溯的數量還太少,暫時分析不出這道資訊的含義,但他卻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

如果將現在的情景,思維侷限在某一個人所為上,便很難想得明白到底是為什麼,但如果擴散開來,就不同了。

有人制造了牢籠,而後又有人將牢籠“運走”,使它們漸漸遠離地球,分散出去,並留下天體資訊。

前者與後者必定不是同一種人,而後者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是一群人世世代代所為。

它們無法破解追本溯源線上的牢籠,但卻有辦法可以將牢籠“運走”,並且以火源體與金屬體鎮壓科技萌芽,以保護牢籠行星不被現,等待追溯而來的人。

而在牢籠行星上能獲得的資訊被減少到了最低程度,幾乎沒有,即便被其他生命現,也沒什麼用。

只有將這些行星追溯下連貫起來,才能現隱藏在動態天體運動之中的資訊,避免了資訊的外洩。

這樣,便似乎可以解釋牢籠本身的嚴酷與牢籠行星上的反常簡單佈置之間的矛盾了。

到底是不是,楚雲升追溯到的行星還很少,不能完全獲得後者留下的天體資訊,也就無法真正的確定。

現在沒有時間了,只能留在以後再來探索。

不過弄清楚了這一點,對他還是很有幫助的,先,他便意識到戥那邊的新艦危險了!

巋靈主是他們離開銀河仙女本星系群的第一關,但億靈主與綸靈主絕不是最後一關。

連追本溯源的線都被困死了,他與新艦中的人類怎麼能夠輕鬆離開?

一切才剛剛開始,巋靈主億靈主等不過意外的關卡,真正的攔截還未出現。

暗域,必將充滿殺機,而且是絕殺!

但楚雲升現在卻不能回新艦,回去也沒用,找不到本體,回去就是死,眼下全靠火源體維繫著,才能拖得時間。

必須加快度了,不管人類這條線上有沒有獲得追溯的條件,都要儘快轉入到卓爾人與火蟲的線上,做一次完整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