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深处的混沌海中,封神榜残页正随波逐流。当火星落入,空白的“火部”神位突然亮起金光。姜子牙的虚影自残页中浮现,他当年预留的笔锋终于落下:“火部正神,掌三界光明炁,非一人可任,乃众生心灯共燃之位。”残页化作流光,飞向琉璃灯,与灯座上的青铜阵盘完美契合——原来,从封神大战到西游取经,所有的因果,都是为了让“众生心中的觉悟之火”名正言顺地登上神位。
【五】因果圆融?真如自在
琉璃灯芯突然投射出时间长河的全景,红孩儿“看”见了所有因果的与终点:
盘古开天:眉心骨裂成三块碎片,化作八卦炉(道之炁)、长明灯(佛之炁)、人间种(儒之炁),散落三界;
封神大战:姜子牙刻意在封神榜留下“火部”空缺,因为他算出,唯有三教合流之火,才能照亮未来的混沌;
西游取经:八十一难不是考验,而是给火种淬火的锤锻——悟空的桀骜、八戒的贪嗔、沙僧的执念、白龙马的怨愤,都是为了让红孩儿明白,光明需包容所有阴影;
未来世:某个孩童在篝火旁听老人讲述“善财童子点灯”的故事,眼中闪烁的火花,与千年前火焰山诞生的第一簇自然火、五百年前长安夜市的灯火、此刻琉璃灯的灯焰,在时间线上连成璀璨的光链。
如来轻抚崩解的九品莲台,莲瓣化作春雨润泽八荒:“当年在雪山修行,我执着于‘涅盘寂静’,以为脱离轮回便是自在。今日方知,自在是甘愿化作灯芯,在众生心灯中轮回燃烧。”
老君驾着青牛踏云而来,将八卦炉残片嵌入灯座:“老夫当年炼丹,总想着剔除杂质,追求‘纯而又纯’的丹道。却不知,人间烟火气才是最烈的真火——就像这灯油,若没有众生的‘愿’来调和,再纯的光明炁也只是冷焰。”
孔子虚影自东土而来,以《春秋》竹简为灯檠:“吾周游列国,推行‘克己复礼’,终明‘礼’非桎梏,乃让每盏心灯各放其光的灯座。今见三火合流,方知‘仁者安仁’,即是‘灯者安光’。”
唐僧师徒立于灯影中,各自的法器正生玄妙变化:
悟空的金箍棒化作“明心杖”,棒身一面刻着“齐天大圣”与斗战胜佛的战纹,一面刻着“格物致知”与太极图,“俺老孙这棍子,以后不打妖怪,专挑众生心灯的灯芯!”他摸着棒身笑骂,眼中却闪过一丝湿润;
八戒的九齿钉耙散作缕缕炊烟,每缕炊烟中都藏着“净坛”的觉悟——原来吃饱肚子的满足、家人团聚的温暖,皆是心灯的灯油;
沙僧的降妖宝杖化作虹桥,横跨在“迷”与“悟”之间,杖头月牙刃映着琉璃世界,每道月光都是他曾挑过的经箱上的尘埃;
白龙马现应龙法相,龙角璎珞串着三千智慧灯,每盏灯都映着他驮经时踏过的十万八千里星光,“原来我驮的不是经,是众生点燃心灯的引火绳。”
此时,火焰菩提树的最后一片枯叶飘落,叶上竟显当年火云洞“圣婴大王”的涂鸦:一个歪歪扭扭的小人,左手持扇,右手举火,旁边写着“照亮爹爹娘亲”。红孩儿的意识掠过这片叶,突然明白:自己从未远离过那个在火云洞盼着父母归来的孩童,只是如今的“照亮”,从单纯的火焰,变成了让每个生命都能点燃自己心灯的勇气。
【六】尾声?明字照世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琉璃灯,灵山投影在人间的阴影竟化作巨大的“明”字,笔画间流淌着三教真炁:左边“日”部是佛之圆光,右边“月”部是道之太阴,中间的“口”部则是儒家“克己”的方框。孙悟空挠着头凑过来,金箍棒往地上一戳,竟在“明”字的“日”部敲出个缺口:“好侄儿,如今成了灯芯,可还记得花果山的桃酒?当年你在火云洞抓俺,说要拿俺下酒,现在该你请俺了吧?”
红孩儿的声音从金箍棒灯芯传来,带着三分笑意七分释然:“大圣,桃酒若能烧心灯,俺便醉在这灯火阑珊处——不过您瞧,这‘明’字缺了口,才容得下人间烟火啊。”话音未落,火焰菩提树突然飘落一片金叶,叶上“圣婴”二字与“善财”二字重叠,最终化作“明心”二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牛魔王的身影自火柱中显现,混铁棍已化作“平天关”的镇守神铁,铠甲上的平天纹与灵山的地脉完全契合:“孩儿,你娘的元神已融入芭蕉扇,她说……”他突然哽咽,别过脸去,“她说檐角第三片瓦下,藏着你小时候的玩意儿。”
铁扇公主的声音随风而来,轻柔得像火焰山的夜风:“吾儿,火焰山的火永远烧不尽,就像众生心中的光明永远灭不了。下次点亮心灯时,记得看看灯影——爹娘,永远在你身后。”
番外彩蛋:瓦下青灯?因果续章
三百年后,南瞻部洲某座荒山。
细雨绵绵,一个青衫道士正躲在残破的芭蕉洞遗址下避雨。他抬头时,忽然注意到檐角第三片青瓦歪斜,露出半截泛黄的纸角。好奇心驱使下,他伸手掀开瓦片,瓦下竟刻着一行小字,朱砂已褪成暗红,却仍清晰可辨:“开此瓦者,当见心灯——铁扇留。”
瓦底压着半张舆图,舆图边角残缺,却仍能看出是东海尽头的无名荒岛。岛屿轮廓形似婴孩蜷卧,岛心标着“火部神庭”四字,旁边画着盏青铜灯台,灯台下刻着一行更小的字:“吾儿红儿初生时,啼哭震落的火星藏于此。”
道士的手指突然被舆图边缘划破,鲜血滴在“火部神庭”处,舆图突然出微光。他惊讶地看见,荒岛影像在光中浮现:岛心的青铜灯台高三丈,灯油呈半透明状,隐约可见无数光点在其中沉浮——那是红孩儿当年融入众生的光明炁,每个光点都是某个人类、妖怪、甚至草木曾点燃心灯的瞬间。
海浪忽然大作,一个清脆的歌声自深海传来,仿佛从时间深处飘来:
“火里种金莲,劫尽因果圆;
三教炉中炼,心灯照大千。
若问来时路,瓦下留青编;
待得新火起,再写西游篇——”
歌声中,舆图背面的墨迹渐渐显形,是铁扇公主的字迹:“吾儿,那年你被观音带走,娘偷偷在你襁褓里塞了片火焰菩提叶。如今叶上的火纹已化作三教合流图,就藏在东海灯台之下。若有人能点燃灯台,便可看见……”字迹至此中断,却在最后画了个小小的火苗,火苗旁是歪歪扭扭的“平安”二字,显然是牛魔王的笔锋。
道士小心翼翼地收起舆图,抬头望向雨幕。远处的山脚下,一个牧童正举着自制的纸灯笼赶路,灯笼突然亮起三昧真火,火光中映出个踏火而来的童子虚影。道士忽然明白,属于红孩儿的故事从未结束——只要众生心中还有对光明的渴望,就会有人成为“点燃心灯的风”,而他,或许就是下一个接过火种的人。
雨停了,道士整理衣襟,朝着东海方向走去。檐角的青瓦在风中轻颤,一滴雨水落下,恰好滴在瓦下“铁扇留”的字迹上,将“留”字晕染成“灯”字。芭蕉洞的废墟在暮色中渐渐模糊,唯有那盏无形的心灯,永远在时空的褶皱里,等待下一次被点燃的契机。
喜欢红孩儿传请大家收藏:dududu红孩儿传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