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雨文学>华娱之别样人生(人名修复版) > 第1087章 找茬有奖的(第4页)

第1087章 找茬有奖的(第4页)

八九十年代的春晚小品为啥好笑,是因为敢反讽呀。

讽刺奸商,讽刺贪官,讽刺社会阴暗面。

如今在和谐社会的代领下,怎么能有坏人呢?

必须全部都是好人,结局必须是大和谐,

即便有矛盾,最终都是因为误会。

2016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票房遇冷,烂片横行,但让人感到惊喜的是,出现两部讽刺喜剧,一部是《驴得水》,一部就是《潘》。

如果说《驴得水》是扒光了知识分子的皮,那么潘金莲就是扒光了官僚主义的皮。

《驴得水》展现了乱世中知识分子的三种状态,第一种是粉饰太平,第二种是被逼自杀,第三种是身去延安!

然而现实之中的延安又在哪呢,是改朝换代?

还是想象的乌托邦?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潘》不是在讽刺某个人,因为每个人做的都没错。

而是在讽刺一种风气,在这种风气下“史为民不为民、王公道不公道、荀正义不正义,李雪莲也没有必须要去哀怜”,倒是“贾聪明的确是假聪明”!

如果说《驴得水》是:给你讲个笑话,你可别哭。

那么《潘》就是:给你讲个悲剧,你可别笑。

话说孟轻舟也是刚从微薄上知道,在电影院首日放映潘金莲的同时,大炮也在微博上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恶炒的烂戏;

也是,六爷只能存活

在戏中,小钢炮在现实中不过就是个老炮儿而已!

一直都知道冯小刚鸡贼,想着弄个ZZ擦边的题材讽刺一下GC,弄个有争议的女演员炒作一下热度,弄个XXXX师大拒绝戏子通稿卖一下惨,一众吸引人眼球的手法,

真是为了票房无所不用其极,结果呢?

虽然很多人讨厌GC那些推诿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明哲保身做法,但更讨厌冯大炮功夫在戏外的德行!

别说什么观众看不懂,观众不理解导演,谁比谁傻10分钟呢?

说白了就是观众不爱看,

不知是不是冯导叙事节奏有待商榷,不能因为讽刺官场迂腐就把观众给看跑了,还是讽刺没踩到观众的G点,反正就是这片子看着不带劲儿啊!

再说观众懂与喜欢是两回事儿,天天在办公室就上演着真实版干嘛下班后去电影院还看个加强版呢?

今年湄公河的大卖充分说明观众此时需要的是正能量的东西通通气扬扬眉,他那些阴阳怪气、含沙射影的东西生错时间了,早几年像黄建新《背靠背脸对脸》系列就更能让观众接受。

现在资讯这么发达,官场现形早就见怪不怪了!

所以,只能怪他市场预测不准,自己的电影生不逢时!

还有他特意挑了这么一个有争议题材拍电影,窥奖之心堂而皇之,有野心不是坏事,可把戏外弄得比戏内还精彩,心思都用在这方面了就显得很low!

“冯大炮不是傻子,华谊干了什么,他心里清楚着呢,真要占着理了,他还能这么委屈?”

孟轻舟说的这些有的祖峰他们知道,有的还是第一次听说,两人对视一眼,两人好像有点明白了;

“你的意思,这次是亿哒故意整华谊?”

“这还用问?老徐你说,在国内,就凭冯小刚三个字,哪家院线不卖面子,万重山除外啊!”

万重山几乎囊括了国内新生代的导演群体,当然不会太过重视大炮的电影;

而冯小刚这个人,不管是做导演还是做演员,伴随着的争议,

从来就没少过;

一直以来都有人说冯小刚的导演水平被高估了。

但孟轻舟就纳闷了,冯大炮被谁“高估”了?

大家给冯小刚导演戴什么高帽了?

他就是一个比较受观众喜爱的导演,很平民化,接地气,喜欢拍普通人,

小人物,还有那种平民到甚至有些痞气的幽默感,操心的都是老百姓身边的那些事。

拍的片子也从不在艺术上设置什么门槛,群众基本都能看懂。

我既没有听过冯小刚被捧成第五代导演艺术上的楷模,也没听说贾樟柯把冯小刚当作启蒙大师,

更不知道冯导在国际上得过什么大奖,比如金棕榈一类。

冯小刚在国外也远远没有张艺谋有名。

他拍的贺岁片是中国大陆第一,又喜欢亲自出境串个角色,平时接受采访也常语出惊人,最近还参加综艺节目,这导致他在中国观众中知名度非常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