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的京城,朔风呼啸,却吹不散皇宫大内弥漫的紧张与期待。在沈清欢与听雨楼秘密会晤,布防京城,备战黑鸦组织的紧张气氛中,一道震撼朝野的旨意,悄然酝酿,并最终磅礴而至。
腊月十八,宜祭祀,宜出行,亦宜……承继大统。
乾清宫内,气氛庄严肃穆。皇帝萧衍身着十二章纹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脸色虽仍带着一丝病态的苍白,但眼神却前所未有的清明与坚定。大殿两侧,文武百官屏息凝神,太后坐在皇帝下,神情复杂。而沈清欢,则身着华贵的皇贵妃朝服,站在殿中央,身姿笔挺,不卑不亢。
清晨的阳光透过巨大的殿窗,洒落在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映照着每个人脸上不同的神情。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中书令高声宣读着圣旨,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圣旨的内容,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它细数了皇贵妃沈清欢自入宫以来,如何平定后宫、整顿旧弊,如何以一己之力扭转边关战局,如何协助皇帝整肃朝纲,拨乱反正。言辞中充满了对她的褒扬与肯定。
“……皇贵妃沈氏清欢,贤德淑良,聪慧过人,尤有大智大勇,于国危难之际,力挽狂澜,功在社稷。朕躬身自省,皇后之位,虚悬已久,今逢内外忧患,朕意,当立德行兼备,才情卓绝,足以母仪天下者,以正宫闱,以安社稷,以定国本。故,特晋封皇贵妃沈氏清欢为皇后,即日入主中宫,执掌凤印,统摄六宫,母仪天下,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齐声跪拜,山呼万岁,声震大殿。
沈清欢的心中,却如惊涛骇浪般翻涌。皇后之位,终于尘埃落定。从冷宫弃妃,到母仪天下,这条路,她走了太久,也付出了太多。这不仅仅是地位的象征,更是她复仇之路的阶段性胜利,是她掌握权力,守护山河的基石。
她缓缓跪下,行三叩九拜大礼:“臣妾沈清欢,叩谢陛下隆恩,万死不辞!”
皇帝萧衍的目光落在她身上,那双深邃的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任与……依赖。
“皇后……朕终于可以,将这大梁的未来,托付给你了。朕的身体……玉魄……一切都系于你身。你,定能守护大梁!”
皇帝的心声,透露出他不仅将皇后之位视为对沈清欢的奖赏,更是将她视为他与大梁的救命稻草。他已经将自己,甚至将国家的命运,与她和玉魄紧密相连。
“平身。”皇帝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充满力量,“传凤印!”
一名老太监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紫檀木匣上前,匣子打开,一枚通体由羊脂白玉雕琢而成的印玺静静躺在其中。印玺顶端雕刻着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栩栩如生,凤眼镶嵌着两颗璀璨的红宝石,散着尊贵而古老的气息。这就是大梁的皇后之印,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后宫权力。
当凤印被呈到沈清欢面前时,她清晰地看到,凤印底座镌刻着的复杂符文,与她腕间玉镯上的纹路,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沈清欢伸出手,指尖触碰到那冰凉而温润的凤印。
就在她的手完全握住凤印的刹那——
“嗡——!”
一股强大的能量波动,以沈清欢为中心,瞬间向四周扩散开来!
她腕间的玉镯,骤然出前所未有的耀眼光芒!那光芒不再是温和的暖色,而是如同琉璃般纯粹的白光,带着一丝幽蓝的神秘。光芒冲天而起,直射殿顶,仿佛要穿透层层宫瓦,与天地相接。
与此同时,她手中紧握的凤印,也开始震颤,底座上雕刻的古老符文仿佛被激活了一般,闪烁着同样的幽蓝白光。凤印中的凤凰雕刻,凤眼处的红宝石更是流光溢彩,像是真正的凤凰在蓄势待飞!
光芒,从玉镯与凤印交汇之处,蔓延开来,将沈清欢整个人笼罩其中。在场的文武百官,包括皇帝和太后,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异象震惊得目瞪口呆,纷纷用手遮挡刺眼的光芒,却又忍不住透过指缝,惊骇地望向被神光笼罩的沈清欢。
没有人知道生了什么,只觉得一股强大而古老的气息,瞬间弥漫在整个乾清宫内,甚至隐约蔓延到宫外。
在所有人的视线中,沈清欢的身影在光芒中变得有些模糊,仿佛与那凤印、与那玉镯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