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雨文学>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 4050(第3页)

4050(第3页)

太守可是幽州最大的官,他若是反对,这事儿多半没戏了。

其实这也在意料之中,父亲一直心心念念留在富贵地方,但那等富贵地方怎么可能愿意白养着他们?再看今日幽州诸位大人甚至都没问过他们一句话,全程都是永宁县的人在与他们打交道,便知道对方的态度了。

说实话,还是有点伤人的。

裴杼给州衙上了眼药,心里还觉得怪刺激的,转而又开始给永宁县拉好感了:“我也知道你们的想法,诚然,幽州的确富贵,但州城人口太多,你们即便进去了也是分不到地。反而永宁县地广人稀,四周都有大量抛荒的耕地,重新开垦并不费事,且朝廷有政令,荒地开垦之后便是私产,头一年是不用交税的。”

裴杼循循善诱:“只要手脚勤快,你们想开垦多少地都使得。有了耕地,便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

赫连听着竟然有些心动,可不行啊,父亲一心想要去州衙!要是父亲回来发现他们没去,会打死他的。赫连还想保住自己的双腿,执意道:“大人,我等世代游牧,其实对耕地没有多少念想。”

沈璎挑眉:“你可以没有,但你的族人呢?从前的栖族人可以世代游牧,但如今来了梁国,你们总要入乡随俗的。梁国人以农为本,若是没有地,你的族人便只能租地主家的地过活,每年要交两重税,官府一重,地主一重,剩下的粮食还不知能不能饱腹。你们不远千里赶到梁国,就是为了叫族人沦为佃户的?如此,可对得住一心一意信赖你们的族人?”

王绰继续施压:“你们族人是否能有安稳生活,全在你一念之间。”

全族的重担不由分说地向赫连袭来,老实人已经快要撑不住了,父亲在时,赫连哪里要承受这般压力?

裴杼看他也怪可怜的,不忍心再逼他:“其实你们只要留下,县衙自会替你们办好户籍,从今往后你们便是永宁县人,只要不犯法、不生事、不作乱,县衙会待你们一视同仁,像保护县中百姓一样保护你们,不让你们再受胡人侵扰。”

赫连已经开始挣扎了,确实,只要选择留下,他们就能有名正言顺的梁国身份了。

裴杼撂下最后一击重击:“待你们留下,住处自有永宁县安排,且即刻就有活干,工钱比照永宁县百姓,不会短了你们一分。话已至此,你且自己下去想想再回话吧。”

赫连稀里糊涂地过来,又稀里糊涂地被送出去了。他一出来,便被族人给围住,众人都迫不及待地问他幽州的安排。

赫连挠了挠脸颊,言简意赅:“幽州不愿意收我们。”

不出意料的回答,众人相继沉默了下来。

赫连看族人们如此,心头也不好受,于是又道:“但是永宁县愿意接纳我们,愿意帮我们盖房子、给地、给户籍、还给活、给工钱。”

一连串的给,听得众人心思浮动起来。有前面的幽州做对比,永宁县能对他们如此,栖族人如何能不感动?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啊。

众人望着赫连,急切道:“那您怎么看?”

赫连回望他们,从他们满是希冀的目光中看到难以言表的信任,仿佛只要他开口,不论去哪儿族人们都会跟着。赫连头一回被如此信重,他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责任感来,父亲贸然离开,都没有丢下半句话,他得替父亲将族人们安顿好。与其奢望去幽州,不如先给族人寻一份眼前的安定。兴许眼前的,才是最好的。

“还是留在永宁县吧。”思虑再三,赫连终于做了决断。

数千栖族人瞬间吃了一颗定心丸。通加长老在时他们听长老的,如今长老不在,他们就听长老儿子了。赫连与通加长老可是亲父子,他的意思肯定就是长老的意思。

留在永宁县,一准没错!

赫连下定决心后,立马转身告诉裴杼。

裴杼也敞亮,当场带着他们去修房子。永宁县各村都有不少破旧的老房子,这里从前也都住过人,可自打胡人频繁南下,稍有积蓄的人家早就搬走了,这屋子也空出来不少。再有便是阖家为胡人所害,房子也空了下来。

当然,仅靠这些空房还不够,裴杼准备发动百姓在周边新建一些房屋。只是八千栖族人肯定不能放在一块儿,得打散了,融入到各村中间。他不希望日后还有什么栖族人、幽州人之分,不论什么种族,他们都只能有一个身份,永宁县人。

裴杼将这些情况都给赫连说明了,赫连这位老实汉子也好说话:“大人安排就是,咱们只要有个地方住就成。”

不只是赫连配合,底下的栖族人其实也是积极配合,落脚之后,他们便盼着能有自己的房子,干起活来特别卖力。

他们乖乖听话,裴杼也就好安排了。

县衙这边钱一到位,整个县都开始动了起来。反正有州衙给钱,裴杼只管比照着市价来给工钱,没多久便将房子修得差不多了。

除赫连外,裴杼还让王师爷帮他挑了几个地位颇高、为人正直的,让他们一边监工,一边负责教栖族人说汉话。语言并不是那么容易学会的,得交流才行。等房子修好了,裴杼又让他们一块儿去修路,甭管熟不熟,多在一块儿干几天活就熟悉了。

赠春坊通外县的那条路早就得修,只是一直没有足够的人手,如今多了栖族人,正好解决了工荒问题。

栖族人还是头一回见到这样大的作坊,听闻里面的一小瓶香露价值好几贯,每日供不应求,众人都肃然起敬。

一小瓶都能卖这么贵,还供不应求?那这赠春坊到底能挣多少钱?

通加长老总说永宁县穷,可他们怎么觉得永宁县还可以呢?

等栖族人知道了赠春坊后,裴杼更是同他们许诺,只要女眷手脚利索且会简单的汉话,便可以去赠春坊做事。即便选不上的,也可以去山脚下采摘花木卖给赠春坊,也能有收入。

男子也一样,只要简单的沟通不成问题,日后衙门招工会率先选择他们。

茄皮紫釉已经烧制出来了,虽然工艺不是十分醇熟,但那都是早晚的事。裴杼随手又画了一个饼让赫连告知众人:“永宁县同槐县、和县即将合伙开一个窑场,这会是整个北方最大的窑场,你们好生学习汉话,学的好的,不仅可以去建窑厂、得工钱,来日说不定还能进窑场做工,每个月都能领一笔厚厚的月例钱!”

赫连深吸一口气:“像赠春坊她们一样丰厚的月钱?”

裴杼矜持地点头:“自然。”

赫连像是被一块儿天降的馅饼给砸中了,晕晕乎乎地回去了。天呐,就这样父亲还觉得永宁县不好?不好吗?他怎么觉得永宁县真是好极了。

赫连回去后,便看到几个汉话说的还不错的正跟永宁县村民坐在一块儿,全神贯注地听着对方说起裴县令是如何带领永宁县上下智斗胡人,将他们打得落荒而逃的。

就这么几次小规模战斗,反反复复说,说了半个月了还说不腻。

村民们又一次吹嘘了一遍他们心爱的裴县令,栖族人又一次从胡人被打得溃不成军的故事中汲取了安慰。

两边人内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真是讲不腻也听不腻!

赫连驻足半日,见他们说得热闹,一时不忍上前打扰。这样的生活,不正是他们逃难时所期盼的吗?

终于赶往长安城的通加长老等人如今还正在等待梁国皇帝召见,没见过这等世面的众人心中都怪不安的。面圣心里没底,但更没底的是被他们留下的族人,他们走得急,不知道族人们如今是否已经顺利在幽州安家了。

第43章再遇

幽州繁华,却不及长安十之二三。

通加长老等人自从进了长安城,确实长了不少见识。朱雀大街贯通南北,气势恢宏,东西两市商贾云集,四面立邸,再没见过哪一处比长安城还要富贵迷人了。若是栖族人能留在长安……嘶,想都不敢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