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雨文学>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 5060(第8页)

5060(第8页)

裴杼“啊”了一声,没怎么听明白:“幽州太守的位置,咱们也能掺合一脚?”

这不是朝廷安排的吗。

王绰却道:“事在人为,若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永宁县已经被他们彻底掌握,若是裴大人能当上太守,那接下来的事情可就好办多了。

裴杼纠结,先不说这个事情太过渺茫,就算真行,可他扶贫的任务要怎么办?

一旁的郑兴成简直要笑出声,真敢想啊这个王师爷,看他的意思竟然还准备把裴杼往幽州太守的位置上推。他也不想想裴杼今年才多大,有这个资历跟本钱吗?

要是裴杼都行,那郑兴成觉得他也行!整个幽州没有人比他更行!

刚闲话了一阵,成四忽然火急火燎地冲进来,神色异常紧张:“大人,朝廷来人了,说要带您跟郑大人一道去州衙配合审问!”

第56章对峙(二更)

成四头一回经历这些,经验明显不足,他本来就被幽州的事给闹得心慌,这下看到朝廷的人还要查裴大人,于是更加不安。

话音刚落,朝廷的人已闯了进来,成四紧张兮兮地守在一旁。

沈璎正想走,看清来人之后却又停下步子。这些人她不认识,想来只是个小角色而已。

来人确实是刑部底下的一员七品小官儿。来查案的途中,他们已经把幽州各官员情况摸清楚了,知道最年轻的那个便是永宁县县令裴杼,遂直接冲着对方道:“裴大人,劳烦随我们走一趟,刑部邓侍郎请您与县丞速去配合查案。”

郑兴成揪着心,方才还在对刘岱的遭遇幸灾乐祸呢,转头霉运就到了自己头上了。正迟疑要怎么办,下一刻便看到裴杼那大傻蛋整了整头冠,毫不露怯地直接迈出门槛了。

老天爷,他就不带怕的吗?!

郑兴成这下彻底没了迟疑的借口,等那些人追问“县丞何在”时,郑兴成不得不硬着头皮跟上了裴杼。

望着裴杼的后脑勺,郑兴成心里已经在骂娘了,这家伙都没问清楚情况就敢上,他是真不怕死在幽州城啊?

裴杼大步流星地往前走,他觉得自己行得正、坐得直,没有什么好惧怕的。就算要查,也不可能只查他一个人,文县令,张县令等人应该都在州城,例行公事而已,有什么好怕的。

裴杼一走,外头又闯进了一群官兵。

江舟手已经搭上了佩刀,却被沈璎给按住了。这些人过来,应该只是为了调查取证。

果不其然,这群人进来后直接把住了衙门各出入口,说自己是奉了吏部侍郎之命前来搜查,警告他们不许妨碍公务。

衙门里最大的两位官员都不在,王绰等人身份不够,平时闷不吭声也不管事儿的魏平却站了出来,请王绰备好往来公文,又请沈璎准备好账本,他自己则引着来人去了裴杼的住处,又让成四另带一批人去郑兴成的府上配合查证。

魏平敢带路,是因为他自信裴大人行事光明磊路,不会给人留下任何把柄。至于郑兴成,这家伙贼得很,轻易不会被人搜出什么证据。就算有,也是从前贪污造的孽,被人搜出来实属活该。

这群人这回过来主要也是搜这两家,其他人不过是顺带一看罢了。可绕是如此,衙门中也难免有些慌乱,别人也就算了,张如胜竟然还跑过来嚷嚷,一副天塌了的模样。

沈璎一个眼刀子飞过去,神色凌厉且肃杀:“不妨再叫得大声点,好彻底绝了郑兴成回来的可能。”

张如胜吓得立马噤声。

他之前学记账时,被沈璎折腾得死去活来,可到底没有学好,被沈璎骂完又被郑大人接着骂。兴许是留下的阴影太大,他格外害怕沈璎。怕归怕,张如胜却不得不承认沈璎这黄毛丫头关键时候挺靠谱,起码被她骂了之后,张如胜心里安心多了。

他知道自己不中用,也不敢再触沈璎的霉头,默默退到旁边,只求别做了绊脚石。

外有魏平挡着,内里有沈璎跟王绰坐镇,永宁县县衙这场风波很快便得以平息,差役们也自顾自地做着自己的事儿,华观复跟丁鲤两个甚至还被推出去上课了,一切如常。

其他几个县可就没有这份好运气了。

自来县衙都是县令做主,县令不在便听县丞的。这两人一走,一时又有朝廷的人过来搜查,几处县衙都被闹得人仰马翻。

先不说究竟有没有查到什么罪证,单是旧年的账本被翻出来问上几句,都足够官吏们喝一壶的了。这些个陈年旧账谁能说得清?谁又能想的到,这种东西还会被翻上来继续查的一日?不是说犯事儿的是刘太守吗,怎么连他们这边也不得安生?

快要到州衙的裴杼万没想到还有这一出,自进城后,裴杼一直在四处观察。想必这回朝廷官员是下了大力气的,整个幽州风声鹤唳,连街上闲逛的富人都少了许多,不知是被抓还是躲风头去了。等到了之前杨夫人说的那家古董铺子前时,此处也被贴上了封条。

郑兴成还在旁边嘟囔呢:“连这地方都被封了。”

裴杼无奈摇头,看来郑大人也是送过不少礼的,否则也不会知道这等不干净的地方了。

一时到了州衙,相邻几个县城的县令、县丞们都已经到了,正焦急地分坐两侧,边上还有众多监视的小吏。他们虽一早就来了,但却不敢寒暄,甚至连对个眼色都不大敢,生怕被人惦记上,回头专门查他们。

裴杼过来时却十分洒脱地往椅子上一坐,熟门熟路地给自己斟了一杯茶,又问道:“不知邓侍郎几时才能派人来审?”

边上的差役道:“诸位大人稍安勿躁,待会儿就轮到诸位了。”

文县令跟吴县令对视一眼,这话说的,可真是叫人心慌。

里头的进展并不顺利,邓侍郎与几位监察御史查了这么久,刘岱贪污受贿的证据是一查一个准,甚至他府里还背着两条人命官司,光看这两点就已经够定他死罪了。但刘岱坚决不承认自己叛国,称这一切都是杜良川跟永宁县一干人等为了拉他下水蓄意诬告。

那两人是否参与,邓侍郎不好说,但是这封信的确是真的,他们对比过宝日金生父达努之前呈过来的那封国书字迹,确实一模一样。追着这封信的来由一查,送信之人来自东胡,还跟王廷关系匪浅。

口供可以说谎,证物却不会。可即便邓侍郎已经告知此事,刘岱仍然称自己被算计,用刑之后也不承认。

陛下最关心的便是叛国一事了,为了彻查清楚,邓侍郎才让人将几位县令都带过来分开审问,等到审得差不多了后,又将裴杼、郑兴成外加杜良川领到了跟前。

刘岱看到杜良川便破口大骂。昨日他被抓时,便得知是杜良川害的自己。他至今仍想不通,杜良川为何会下这么重的手?他待杜良川不薄,从前得了那么多好处都没忘给杜良川分,结果这人就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对他恩将仇报,毁了他的前途。叛国的罪名一旦坐实,他哪里还有活路?

杜侍郎赶紧放人抽了一下刘岱的嘴巴。

刘岱被迫住嘴,他也知道自己这回凶多吉少,如今只能豁出去了,尽力多拉下水几个。

刘岱反手告了杜良川贪污。

杜良川并不着急,毕竟他在此之前已经被查过了,被他留下来的那么点小罪证都是无伤大雅,并不足以被拿出来单说。且这回刚来的几位御史都是偏向他的,杜良川压根不慌:“太守大人,说话做事可是要讲究证据的,您不能因为自己贪污,便看谁都像罪人。”

“我有人证!”

刘岱脱口念了几个名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