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雨文学>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 7080(第12页)

7080(第12页)

燕王也不想将儿子送到那等偏远之地,可是没办法,张戚那个死了儿子的老东西疯了,这些日子一直在对燕王府出手。指望齐霆是指望不上了,这位皇帝陛下只会坐山观虎斗,燕王真怕自己哪天一个不注意,叫小儿子置于险境。

将小儿子外放出去也只是解一时之困,送去别的地方更好,但是他儿子不愿意,一心想着去幽州跟裴杼汇合,不让去就在家里闹腾不休。

临行前,燕王反复叮嘱道:“我让你舅舅亲自护送你过去,等去了之后老老实实地跟在裴杼身后,也不用住在永宁县,跟着裴杼留在幽州即可,谁也不敢说你的不是。记得每隔五日写封信回来,若是忘了一封,立马将你揪回来!”

齐鸣想都不想就跟着点头,随便父王说什么,只要放他走就就行了。

燕王却还在琢磨,放他出去一年也就足够了,一年之后不管怎么都得把他调去别处,好歹找个富裕地方才能配得上儿子。

永宁县他是真的瞧不上,忒穷了,再有此处边防似乎不太好,相邻的东胡也不太安分。他得问问裴杼是怎么想的,若要加强边防或者对东胡出手,他这边自然是全力配合的,一切都是为了他这蠢儿子的安全。

第78章红薯

燕山形势险要,山中也有不少盆地,其间水系发达,河网密布。虽然如今的梁国对此不算在意,可燕山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本身便是沟通东北与华北的咽喉所在,若有叛军要造反,也可以依仗地势,牢牢占据“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地位。

当然,裴杼可没想过要造反,他只是感慨朝廷对燕山开发的程度实在太低了,若有朝一日能将这山脉利用起来,幽州跟永宁县的地位都将跟着水涨船高。

一路感慨进入深山后,裴杼还在努力寻找位置。他方向感不是很好,转了许久都没找到。

江舟等人都不大想往里走了,甚至劝裴杼道:“大人,周边的山地已经巡完了,没见着有什么猛兽。再往里走也就这样了,山林深处即便有野兽也不会威胁到永宁县的。”

“再看看吧。”裴杼执意要往前。

江舟等人无奈,只好跟着。

走了许久,裴杼眼前一亮,总算是找到地方了!

他加快了脚步,闯进一片山谷中。系统果然没有骗他,这次真是太靠谱了。尽管已经入冬,可这山谷里依旧遍地都是红薯藤。裴杼难掩激动,这么多的藤,地下几万斤的红薯肯定是有的,这回真的赚大了!

裴杼直接跑了过去上手就挖,江舟赶忙在后面叫:“别碰,当心那藤条有毒!”

裴杼充耳不闻。

王绰也险些没被他吓死,不知道什么东西就敢随便挖,真是太不让人省心了。

可裴杼才不管那么多呢,刨了一会儿,立马从地里刨出了一连串红薯。抖了抖上面的沙土,回过头欣喜若狂地显摆起来:“你们瞧,这玩意儿还挺高产的!”

“这东西……怎么从未见过?”王绰停下了脚步,若有所思地盯着裴杼手里的疙瘩块。

小的只有半个拳头大小,大的却有海碗口那么大,一根藤上结的果实加在一块,目测得有五斤左右,跟稻麦、粟米比起来,无疑是高产了,就是不知道这东西能不能吃。若是能吃……王绰呼吸都加重了几分。

那边江舟已经拍掉了裴杼手里的红薯,想他一个大老粗,却愣是为了裴杼的安危操碎了心:“没见过的东西怎么能碰呢?太不小心了。”

裴杼咧嘴一笑:“我瞧着此物漫山遍野都是,便觉得底下肯定藏着茎块,没多想就过来挖了,果然所获不小。至于见没见过,这又不打紧,先带回去验一下再说,若是能吃那可就是大造化了。”

张茂行插了一嘴:“那若是有毒呢?”

王绰忽然开口道:“有毒也无妨,看看用什么法子能祛毒就成了。”

裴杼连连点头,别说红薯本来就没有毒了,即便有毒又有什么好怕的?木薯还有毒呢,不也一样能成为主粮?勤劳聪慧的百姓总有法子驯化这些粮食。

江舟忧心忡忡,裴杼说不通也就算了,王绰这厮还跟着他一块儿闹。两人风风火火地挖了不少红薯出来,说是要带回去去验。为着这不知道有毒无毒的东西,山也不巡了、野兽也不抓了,疯疯癫癫地跑下山。

验东西的人都是现成的,直接交给魏平就是了。

裴杼今日特意带了魏平过来就是为了证明给大伙儿看的。

他是一早就知道这东西无毒,所以自信满满地等待结果,反而王绰却一直牵肠挂肚,隔几个时辰便要去询问结果。

可他再着急,总得给时间来让魏平验证。等到了第二日,反复确认这东西没毒的魏平才给王绰吃了一颗定心丸。

天大的好消息,这玩意儿吃不死人。

王绰喜出望外,就连江舟听说这件事后都坐不住了。无毒、产量高、能充饥,这不就是妥妥的新粮种吗?

裴杼见缝插针,立刻给这红薯定了名。

得知裴杼过来特意从书院赶过来的华观复表示怀疑:“这名字是否太简单了?”

裴杼当即表示:“日后要给百姓种的东西,名字自然越通俗易懂越好。”

他们本土也有薯类植物,便是后世说的山药,如今叫做薯蓣,所食用的也是底下茎块部分,烹饪起来十分简单,剥皮煮熟即可。等到红薯这名字推广开,百姓们一听就知道怎么吃了,通俗易懂。

裴杼顺利说服了众人,且在场每个人都觉得这红薯留在永宁县那是理所应当,完全没想过要上供之类,更没想过要让朝廷来命名。王绰等人是对朝廷天生抱有恶感,而裴杼他压根没有这根神经。

他好不容易得来得奖励,就算要推广那也得先让永宁县、先让幽州摘桃子,朝廷想要,且等着呗,什么时候瞒不住了再说。

欢喜之中,魏平还不忘给他们提了个醒:“这红薯东西水大,想必不耐储存。”

“那便晒干存放。”有毒王绰都不愿意放弃,更别说现在发现没毒了,在王绰看来,这玩意儿简直是天下至宝。他们本就掀了这大梁的江山,眼下裴大人又带他们找到了这等高产的作物,说明天命在我。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既然如此,王绰等人更没有必要退缩了,红薯一旦推广,幽州便能迅速攒够军粮,届时大业可成一半!

王绰灼灼地盯着在场每一个人:“总之得先种出来再说,后续如何保存总有办法。但在此之前,不许对外透露任何消息,否则,先前所有的努力都会功亏一篑。”

说完,众人彼此对视一眼,心中都了共识。

只有裴杼挠了挠头,王师爷怎么比他还激动呢?

一群人不声不响地故地重游,再次回到了当初的那片山谷中,这回三百多名士兵一个没闲着,全都带上了锄头跟麻袋,弯着腰在山谷里使劲儿刨红薯。

裴杼一边挖,还一边听到王绰跟华观复在讨论这红薯的来历。

他们问过当地的百姓,基本确定这不是本土的产物,鉴于胡人经常翻越燕山,便猜测此物极有可能这东西是胡人落下的。目测胡人自己也不知这东西高产,否则东胡早就推广开来了,哪里会便宜他们?

至于此物为何能在冬日里保存得这么完好无损,华观复也分析得头头是道。此处居山谷中,温度比别处高上许多,加上这些天山中无雨,果实这才得以保留。

裴杼不敢说话,其实这玩意儿是系统放的,有雨没雨都能长得好好的,跟时节气候关系不大,但是这样的话怎么好说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