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恋人狠心地抛弃了他……?
*
洞穴内的黑暗变得激烈而狂乱。
它心都揪紧了——如果它具有人类的生理结构的话,恐怕会因血脉泵张而大脑一片空白。
诸神星一直在注视谢乐游,从他出现开始。
这句话说过很多次。但诸神星一直没有厌倦这个在普通人类看来或许很无聊、甚至有点变态的游戏。它为什么要在乎人类的想法?
对星球而言,注视人类的行为,与注视一朵花,一片树叶,一只蚂蚁,一颗石子并无不同,他们是那么的渺小,就算集合起来,也只是构成环境的要素之一。
在不影响环境稳定运转的情形下,偶尔星球也会出手拨弄一下命运,作为闲暇时的乐趣,相比其他生物,大脑发达的人类,是最有趣的小东西,他们能做出更多意料之外的选择。
和人类孩童因为好奇而捣毁蚂蚁窝,又或是在蚂蚁们行进道路上放置诱饵扰乱信息素一样,只要改变客观存在的几个条件,就能轻而易举地观看蚂蚁们面临剧变而做出的种种选择。
孩童能够毁灭蚂蚁窝,也可能因此招致毒蚁的报复。但蚂蚁不能开口说人话,孩童也不能变成蚂蚁,这违背了星球运转定下的最基础的客观法则。
观察者不能改变法则,影响整个生态盒的稳定。于是更多时候只是注视。
无论他们生存还是死亡,是喜悦还是悲伤,都不值得过分在意。人类无法理解蚂蚁,星球也无法理解生存在它体内的人类。诸神星如此告诫着自己。
只是,意识最擅长的行为,就是不断加深对“不要去想”的记忆。
人类是如此,星球也不例外。在它产生原始意识的那一刻起,就难以避免会被生灵的行动所吸引,因为在意识层面上,它们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是高级别与低级别的区别,是混沌与简单的区别,而非底层架构截然不同的区别。
人类是意识路线上进化得最高层的生灵。这也是身体相较许多生物更加脆弱的人类,能够立足于食物链顶端的根本。
它会被存在相似性的人类所吸引,尽管星球本身并不承认这点。
谢乐游是它关注最久的人类。
因为那些莫名其妙多出来的“人类”记忆?因为谢乐游半神的身份?因为谢乐游做出的行动,超乎了它的预设,提供了许多趣味?
在本该吸引它更多注意力的星核被递进来时,诸神星模模糊糊想起的却是从法则中诞生的诸神。祂们像星球,像法则,但也有几分像人类,祂们也有着不同的性情,会选择性回应人类的呼唤,会怜悯会心软,会恶劣会玩弄。
诸神是陪伴星球时间最长的存在,对法则的理解与权柄,赋予了祂们接近奥秘的强大,然而近似人类的丑恶性情,却令祂们在追求战争中、追求爱恨情仇中、追求浅薄的欲望享受中,忘却了对法则的敬畏,走向了死亡与毁灭。
诸神的黄昏,永恒的寂灭。这只是人类中的吟游诗人,对于自身无法理解无可莫逆的伟大事物的悲叹。
诸神死了,星球依然存在,亘古不变。
法则因不受掌控而混乱,时常发狂,但谁又能说,这样人类与天灾抗争的循环式轮回,不是另一个层面上的乱中有序?
谢乐游却想要打破原本的轮回,重新构建起新的秩序。他在无形中施加影响,巧妙利用所拥有的一切条件,去博得一个他期待的未来。
他想要看见的未来。
诸神星对他的做法并不恼恨。相反,它再度确认,谢乐游尽管只是个半神,却拥有能够超越位格的可能。比此前诸神都要优秀的潜力和可能。
拥有强烈欲望,却不乏冷静与理智。
他就是诸神星在等待的合适选择。将他留下来,留下来!结束这场黄昏!
诸神星毫不犹豫抵抗星核与星球之源的相互吸引,把星核推了回去,第一次做出了违背法则下场的举动。
它要把星核留给谢乐游,让这位外来的半神与星球交融,灵魂再也无法脱离星球之源的吸引。有了新的秩序,它也能安心步入沉眠。
它笃定半神无法抵抗力量对他的吸引。它看出了谢乐游心底的强烈渴望。
想想看吧,如果把所有的条件都放上天平,放有星核的那一端一定重重落下。它代表力量,代表知识,代表掌控,代表长生,代表改变,代表永无止境的超越。
而另一端,却只是一个人。
他们是恋人吗?
谢乐游失去了过往的记忆,阮鸣谦始终不敢以完全的真面目相待。
他们喜欢上的,是彼此幻想中的泡影。喜欢,多么轻飘,多么虚浮。
他们是真爱吗?
谢乐游过往不也交过许多前男友,哪怕这些人都是同一个人费尽心思扮演而成,他仍然一次次冷酷决然地提出了分手。
他对爱情忠贞不一,却能够将爱情与欲望分离。他像是从来不会失控。
他是忠于那个唯一的人,还是忠于他偏执狂似的的精神洁癖?
阮鸣谦又真的那么痴心不改吗?他明知道谢乐游最敏感最厌恨欺骗。
是啊,分手是他该得的,因为起初他并非真心祈求。他在那个年少的男孩嘴唇落下亲吻,向他表白,成为初恋,心中想的却是报复失去记忆的前搭档。
他要谢乐游的真心,他要在两人的关系中占据上风,他要谢乐游流着眼泪向他低头认错,然后从此以后乖乖听从他的计划……
他利用爱欲,欺骗了引诱了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他试图逼迫谢乐游爱他更多一点,对他更痴迷一些,所以因为私心破绽而被一次次分手,最后玩火自焚,不可自拔地赔上一颗真心,陷入人类的爱情,还惶惶不安真相是否会暴露,饱受若即若离的折磨,也是他该得的。
诸神星站在全然冷静的视角剖析“阮鸣谦”的记忆,把那些不坦诚的花团锦簇与自我伪饰都剥开,它心想,爱情真虚假,人类真丑恶呵。
这种没有影的东西,跟客观上的法则一点也不一样。
世上没有哪条法则能够规定,谁就该爱谁,谁爱上谁就该怎么做。婚姻是契约,但爱情不是。一个人不爱另一个人,不需要双方的同意,只需要能够直面自己的内心。好狡猾的设计!
比直面内心更老生常谈的道理,是“如何认识自己”才是最顶级的哲学难题。
没有精确的公式数据,没有既成定律的前例可循,要剖析自己,就得一点点掰碎了,好的坏的都得睁眼看,最后得出的结论,还不能变成不可更改的定义。
诸神星想明白了一切,它认为爱情并不存在,存在的是人类对想象力的迷恋,是自我欺骗,是繁衍的本能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