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雨文学>天人幽冥 > 第131章 栖霞观女道士(第2页)

第131章 栖霞观女道士(第2页)

樊铁生这才后知后觉地收了笑,忙打岔道:“哎呀!点的菜怎么还没齐?我这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再不来怕是要啃桌子腿喽。”

青鸟被他这一唤,方才回过神,转头时恰撞上清韵代的目光。她唇边噙着一抹温温软软的浅笑,声音轻得像落絮:“是想起凤鸣和风锦两位师妹了吧?方才看你对着那几位女冠出神呢。”

青鸟指尖在微凉的茶盏上轻轻摩挲片刻,终是轻叹一声,目光越过窗棂投向远处渐暗的天际,语气里浸着几分怅然:“不知她们此刻在何处,有没有好好吃饭歇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樊铁生与石胜在旁听着,心里都暗暗称叹——清韵代不仅性情温婉,这份通透懂事更是难得。换作寻常女子,见心上人盯着别家女子出神,少不得要生些嗔怪,她却半点不恼,反倒先替他解了心绪,这份体谅,实在难得。

石胜越想越觉得稀奇,忍不住转头问身旁的王秀荷,压低声音问道:“秀荷娘子,你说要是换作你,见青鸟君盯着别的女子瞧,就不生气?”

王秀荷闻言,先是一怔,转头望向清韵代,脸上带着几分茫然,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末了,她低下头,小声道:“我……我不知道。”

清韵代眼中闪过一丝温和的笑意,柔声开口:“青鸟并非那般轻佻之人。他既对着那几位女冠出神,定是有缘由的。方才我瞧他神色里带着几分怅然,倒像是想起了故人,绝非贪恋美色。”

她顿了顿,望向青鸟的目光愈柔和,语气也添了几分笃定:“何况,人与人之间最要紧的是信任。我信他的品性,自然不会无端生疑。他心中本就有牵挂,我若再添些无谓的烦恼,反倒不是真的为他着想了。”

樊铁生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却又追问道:“那若是……有别的女子也倾慕青鸟君,你当如何?”

青鸟在旁连忙摆手,脸上泛起几分不自在:“阿兄说的哪里话……莫要开这种玩笑。”

清韵代只是浅浅一笑,并未接青鸟的话,反倒看向樊铁生,平静回道:“若是真有别的女子与青鸟有缘分,我自然不会阻拦。”她目光轻轻扫过周遭,语气里带着几分对世事的了然,“我家乡的男子也好,这大唐的男子也罢,家中有几房妾室,难道不也是寻常事么?”

话音落时,雅间里一时静了静,唯有窗外的喧嚣依旧。青鸟握着茶盏的手指紧了紧,想说些什么,却见清韵代已转头望向窗外,神色淡然,仿佛只是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风物。

石胜听了,连连点头,看向清韵代的目光里满是敬佩,又掺着几分疼惜:“清韵代娘子说得是,是我先前想窄了。”

樊铁生也在一旁敲着边鼓附和:“清韵代娘子这话在理!青鸟这性子,板正得跟块顽石似的,绝不是那等见异思迁的人。再说了,他方才那眼神,分明是瞧着自家侄女似的,哪有半分别的意思?”

青鸟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心中暖意渐渐漫开,看向清韵代时,目光里便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感激。他收回望向窗外的视线,轻声解释道:“我方才确实是想起了凤鸣。那女道士的眉眼性子,竟与她有七八分相似,一时瞧得有些出神了。”

说罢,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汤滑过喉咙,倒像是把那些莫名的怅然也一并熨帖了。

话音刚落,店伙计便端着几盘热气腾腾的走了进来,脸上堆着笑:“客官,您点的菜来喽,快趁热用!”

樊铁生立刻眼前一亮,搓着两手道:“可算来了!先吃饭先吃饭,天大的事也得等填饱肚子再说!”

众人这才将注意力转到饭菜上,方才那点闲谈的涟漪渐渐平息,唯有空气中还萦绕着几分淡淡的温情,像窗隙漏进的晚风,轻柔又熨帖。

伙计额上渗着细密的汗珠,来来回回跑了三趟,才把点的菜肴都上齐了。最后一盘端上桌时,碟沿里的汤汁还晃了两晃,他忙用袖子擦了擦额头,连声道:“对不住对不住,让各位客官久等了!后厨今日实在忙不过来,慢待了慢待了!”说罢又连连拱手作揖,腰弯得像张弓。

青鸟抬眼时,眉梢带着点温和笑意:“无妨,劳你跑这几趟了。”

旁边的樊铁生也跟着摆摆手:“快歇着去吧,菜齐了就好,不碍事。”伙计这才松了口气,诺诺应着退开,转身时还不忘回头又赔了个笑,脚步轻快地往楼下去了。

众人重新举筷,瓷碗碰撞的轻响混着饭菜的香气在雅间里漫开。邻桌的谈笑声却像涨潮般涌过来,起初是压低了声的议论,说着说着便渐渐放开了嗓门。

“……要说这明觉寺的慧海和尚,那可真不是凡人!前几日有猎户在山里头迷了路,眼瞅着就要撞上熊瞎子,据说就是慧海和尚凭空显了形,只念了句佛号,那熊就跟见了阎王似的,夹着尾巴直往林子里窜!”

“我也听说了!还有人亲眼见他踏在云头上飘过,脚不沾地呢!这等法力,怕真是半人半仙了!”

另一桌的声音紧跟着插进来,带着几分刻意压低的神秘:“瞧见没?那些个白衣女道士,一身素衣,个个气度不凡,瞧着就不是寻常人。听说啊……”

那桌女道士自然听见了这些议论,却都置若罔闻,只管低头用饭。唯有几个年轻女弟子按捺不住,悄悄探着身子往这边望,想瞧瞧是谁在说她们。

偏这时候,那位五十来岁的女道士目光已淡淡扫了过来——几个年轻弟子像是被无形的线拽了拽,连忙缩回脖子,规规矩矩坐好,继续扒拉碗里的饭菜。反倒是那个眉眼酷似凤鸣的女弟子,自始至终不闻不问,素手执筷,起落间稳当得很,仿佛周遭的议论全是耳旁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临桌的议论还在继续,有人压低声音道:“这几日镇上这样的出家人可不少。前几天还有伙外地来的和尚,穿着灰布僧袍,也在这儿用斋,席间都不怎么说话,可那眼神,精得跟鹰似的。”

“可不是么?又是和尚又是道士的,扎堆往蜀地去,我看八成是出了什么乱子!”一人敲着桌面,声音里裹着几分惶惑,“莫不是那边山里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还是……”

“我听说,朝廷都派了镇灵使去蜀地,还动了军队呢!依我看,八成是有大妖……”

话没说完,就被旁边人狠狠拽了拽袖子,那人慌忙住嘴,旁边人压低了声:“小声点!这种事也是能瞎猜的?”

青鸟夹菜的动作稍稍慢了些,眼角余光不经意地扫过那些议论的食客,唇边却依旧噙着浅浅的笑意,仿佛真在听些无关紧要的街坊闲谈。他舀了一勺百合鱼糕,轻轻搁在清韵代碗里,声音温和如常:“这百合糕做得入味,尝尝看。”

清韵代夹起尝了一口,细腻的鱼糕混着百合的清甜在舌尖化开,果然滑嫩鲜香,她微微颔:“是做得不错。”

就在这时,隔壁桌的客人结了账,起身离席。店伙计眼疾手快,立刻快步上前,手腕翻飞间,桌上的空盘残羹便被麻利地归置到托盘里,三下五除二就清出了桌面。

另一个伙计提着半湿的抹布赶来,在桌面上一阵疾擦,留下几道水痕未干,便也匆匆退开了。

不过片刻功夫,店伙计便引着一男一女走了过来,两人中间牵着个五六岁的男孩。孩子手里攥着半块麦芽糖,脸被妇人的袖口挡住,看不清具体模样。三人正好落坐在邻桌那张刚收拾干净的桌子旁。

板凳还没坐热,那妇人便侧过头,声音压得像落雪般轻,带着几分藏不住的忐忑:“夫君你说,明天我们真能见到慧海大师吗?”

一旁的男子闻言,正拿着块素色手帕给身旁的男孩擦嘴角的糖渍,动作轻柔得像在拂拭易碎的琉璃。指尖不经意拂过男孩额前的碎时,那双眼里漾着的慈爱,浓得化不开,仿佛要将整个世道的温柔都拢进这方寸之间。

他温声安抚道:“放心,既来了,总能求见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