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们从启示的规模也看出了吕宗的力度。由于没有限制条件,杂役弟子也报名排队。
吕一坐在盛春堂挨个相面,不论资质,单讲品性。
所以有很多弟子很奇怪,明明我是内门弟子为何被淘汰,而那杂役弟子却被接收?
因为是《冰鉴》观人,招人的过程很快。遇到了两个让吕一有些尴尬的人,一个是当年一起做杂役的张云虎。这人肯定不行,但吕一还是多攀谈了几句,问问他杂役院的老兄弟们的情况。都还好,虽然修为没啥进步,但都还平安。
问及岳鹏,张虎解释说岳鹏不好意思。吕一给了张虎五枚灵石,亲自送他离开盛春堂。
另一个是郭云刚,最开始觉得郭云刚一脸正气,又敦厚,像是的君子。这一番,仔细打量却现虽浓眉大眼却目光闪烁,气色浮艳,凶狠藏于忠厚,一副伪相。
之前自己在药峰的时候还跟踪过自己,后来跑到小东的门下,现在又跑来应召,也是够了厚颜无耻。
一共选了二十人,结束了这次活动。
挑选其中有草木灵根的弟子,交由王成娟培训《草木归元》和《水元诀》,用来做菌菇生产。另有一人编入传送阵管理,所有人由吕一亲自指导修行,包括性功、命功。吕一要从人的思想上、修为上、能力上全方位培养这些冰鉴挑剔过的弟子。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教育从来都是非常耗时费力的事。天水峰重新启用后,吕一就深居简出,把精力放在传道授业上。
玄天宗平静下来,于小东的第二批菌菇顺利产出。
但是遇到了一个新问题,青岚作为灵植行业领导者出台了一个行业标准。所有菌类要得到青岚的资格认证才可以在高端餐饮中供人食用。
这没办法,总不能先到青岚去检验,再销售。
先不说史家会不会为难玄天宗,吕一说这样就绕过了云霁,不合道义。
而这些菌子又不能长期贮存很是难办。
又过了大概一个月,终于,姜焕南传来了好消息。有销路了,只是价格被压低好多。无所谓了,聊胜于无!
姜焕南觉得虽然价格低好多,但菌人经济和吕一完全切割也是好事一件。掌握经济,就掌握了宗门。最后,都得乖乖听话,为了灵石围在他的脚下摇尾乞食。
于小东觉得如果价格失去了优势,可以在数量上弥补回来,于是开启了满负荷生产模式。
期间,王成娟在《炼丹炉》杂志上表多篇文章抨击史家的所谓行业标准。风家也积极响应,也在杂志上批判史家的滥用权力。
史家恨得咬牙切齿,但偏偏《炼丹炉》杂志不知是受哪家控制,根本无法阻止这些负面消息。自己也尝试过与杂志沟通但石沉大海;也曾投稿反驳,又被退稿。只能看着别人畅所欲言。
也想通过自己控制的杂志对《炼丹炉》泼脏水,偏偏这个刊物刊载的文章水平极高、影响力极大,无可指责。
最后,王成娟一篇名为《论菌类繁育过程中的锁状联合现象》一文终结了所有争论。这是探讨培育灵植的微观领域的文章,揭示了菌类的遗传与繁殖机制,文中隐隐地表达了通过调控锁状联合的形成,可优化食用菌的杂交等等。
众人把关注点重新聚焦的研究的实用领域,希望能以此为基础在灵植领域有所突破。什么才是行业标准?这才是!
吕一合上杂志决定出一趟远门,找来殷破败吩咐他守好天水峰。
于小东就像个生产机器,把菌菇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去,可是结果却不尽人意。他生产的菌菇越多,价格就越便宜,生生把一个高端食材端上了寻常百姓家。青岚最后也不检测了,自己也不生产了。
关键是菌菇的生产工艺不再是神秘莫测的,而是人人可以,即使你没有水木灵根。
后来,玄天宗就流传个小道消息,所谓销路就是低价卖给青岚,再由青岚高价卖出,灵石都让青岚赚了。比起吕一时代啥也不是!
更有夸张的说法,是姜焕南出卖了玄天宗,和青岚达成了协议,玄天宗成了表面独立实则被殖民的宗门。
青岚也相对放松了对玄天宗的针对,仿佛一切又回到了之前。
姜焕南不再关注药峰的生产,于小东也没了生产的劲头,现自己做的事很好笑,细想之下好像做了姜焕南的刀来对付师父。幸亏师父不在宗门,还真不好意思见师父。
喜欢史上最差筑基修士请大家收藏:dududu史上最差筑基修士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