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解放说到这儿,咬了咬牙。
毕竟,他和柱哥儿关系好,对许大茂自然看不顺眼。"既然这样,那确实得去接你了。
解放,下周五放学我骑车来接你。”
阎解放单独提出意见时,何裕柱或许会犹豫,但当许大茂也加入进来,他便有了决定。
毕竟,这家伙过去没少算计他和谢颖琪,虽然何裕柱不会主动找麻烦,但对于这种顺水推舟的事情,他自然乐意为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天后。
昌平救助站。
这个月恰逢何裕柱有来救助站的任务,他便请杨老板安排自己在这里待几天。
刚协助完成午饭的准备,张婶一脸神秘地将何裕柱拉到一旁。"张婶,您这是……”
何裕柱略显疑惑。"柱子,你忘了?上次你托我办的事……”
听到这话,何裕柱立刻明白过来:“张婶,您这么快就找好了?”
他托张婶为自己的养父何大清物色对象。
何大清三十多岁,有一技之长,仍怀有成家的想法,于是何裕柱主动帮忙,向张婶详细说明了要求。"没错,这方面你尽管放心,姑娘今天已经到了,要不要见见?”
“今天就到了?这么快?”
虽然是为养父寻觅对象,作为儿子把关也很正常。
何裕柱点头道:“那就麻烦您了。”
张婶听罢,眼睛一亮,小跑着去了救助站的一角,似乎是去叫那位姑娘。
没多久,张婶牵着一位女子走来。
何裕柱仔细打量,这女子看起来不过二十五六岁。
她双手有茧,显然长期劳作,脸庞微黑却不粗糙,五官端正,双眼皮,小巧的鼻子,还扎了一条清爽的马尾辫。
当初托张婶寻找时,他就明确要求从农村选人。
毕竟,以何大清的情况,城里的姑娘大多看不上他。
何家世代的挑剔眼光,使得普通的姑娘很难入他的眼。
农村出身且长相不错的陈娟,被何裕柱推荐给何大清。
张婶简单介绍了两人后便离开,何裕柱这才注意到气氛不对。
陈娟稍显拘谨,尽管比何裕柱年长,但她听到张婶描述何家的富裕生活时还是感到惊讶。
城里人家一个月收入百万,而她务农一年所得不及此零头。
陈娟虽有些紧张,但仍仔细打量着何裕柱。
两人寒暄几句后,何裕柱直接询问陈娟是否还有其他疑问,他表示家里情况已由张婶说明,他对婚姻的看法很简单,只要女方外貌满意即可。
陈娟则担心婚后何裕柱是否会介意她的年龄,这令何裕柱颇感意外,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
月中了,求月票支持!
这怎么回事?怎么突然提到嫌弃年龄的问题了?
何裕柱的表情愣了一下,陈娟察觉到了他的神情变化,眼神也随之暗淡下来。
果然,张婶还没告诉柱子自己的年龄。"柱子,我知道我年纪不小了,但我丈夫结婚那天就去世了,之后一直没有再婚。
去年我婆婆也走了,所以我才让张婶帮忙介绍对象。”
听到这句话,何裕柱似乎明白了什么,眼神变得有些怪异。"那个是张婶没和你说清楚吧?我是帮我父亲找对象,不是我自己找对象。”
陈娟听完柱子的话,一时愣住了。"是这样的,我让张婶帮我留意一些年纪稍长的女性,因为我的父亲也三十多岁了,太年轻的话不太合适。”
何裕柱耐心地解释着,没想到当时跟张婶提的时候没说明白,反而造成了这个误会。
不过从陈娟刚才的话里可以听出,她也是一个命运多舛的人,结婚时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新婚丈夫当天去世,她也无法离婚。
直到后来照顾公婆直至他们离世,加上时代变迁,她才萌生了找对象的想法。"这样的话,你觉得还需要再考虑一下吗?”
看到沉默的陈娟,何裕柱主动说道。
如果对方不愿意,他自然不会勉强。
陈娟听到这话,反应过来后立即点头:“愿意!不过我家还有一个弟弟,我妈让我来城里时叮嘱过,要三十万的彩礼”
说到最后,她的脸微微红,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她是农村来的,能嫁给城里人,而且还是这么好的家庭,已经算是高攀了。
人家有城里的房子,连自行车这种大件都有,她担心自己提出的条件会让柱子望而却步,于是赶紧补充道:“不过你放心,柱子,我嫁给你爸的话,一定会好好对待你们的。
在农村时我就很勤快,家务活样样都行,一定把你们爷俩照顾得妥妥帖帖的”
男人去世后,这位姑娘多年来一直照顾他的母亲,展现出农村妇女特有的勤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