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他便起床,吃完早餐后骑车送雨水上学。
雨水现为小学三年级学生,小学学制为五年,意味着两年后她将小学毕业。
何裕柱对雨水的学习十分重视,回家后常进行抽查或辅导。
雨水也懂事,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加之何裕柱在生活中对她关怀备至,使得她在班级中的成绩名列前茅。
送完雨水到学校后,何裕柱骑车直奔清华大学。
今日,他要拜访孙教授,报名参加八级工程师考试。
清华大学机械系一班。
何裕柱到达教室后,径直走向自己的座位。
上午尚有两节专业课,所以他需等待课程结束后再去见孙教授。
江文辉及其他两三位同学见到何裕柱进来,眼神微动,随后围了过来。“柱子,上次孙教授提到的工程师报考事宜,你有何打算?”
这几名同学是班级里的佼佼者,无论是在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技能方面,都在机械系名列前茅。
孙教授所提及的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正是这批人。
工程师批报考人员也将从他们之中选出。
何裕柱轻轻点头说道:“嗯,再交一篇论文给孙教授就能报名八级工程师了。”
“再交一篇?”
江文辉几人愣住了。“柱子,你这是……”
江文辉疑惑地问。
按照规定,报考九级工程师需要一篇合格的论文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即便是他们这些班级尖子生也费了不少力气才满足条件。
而柱子每次写论文都要找孙教授,难道一直没能通过?按他的能力,连他们都顺利过关了,柱子不应该有问题啊。
何裕柱解释说:“我要报考八级工程师,所以需要多几篇论文。”
听完这话,几人更加震惊了。"八级工程师?”
他们连九级工程师都很难考,现在柱子竟然直接瞄准八级?
江文辉突然意识到,九级工程师需要一篇论文,八级应该也不少。
那么,柱子这段时间频繁往返孙教授那里,是不是在准备多篇论文?
众人还在为一篇论文苦恼时,柱子竟然已经写了好几篇?
何裕柱确认道:“这篇提交后就够了。”
这时,其他同学也明白了,看向柱子的目光充满异样,就像看着怪物一般,同时心里涌起无力感。
他们都是各地顶尖的学生,差距竟如此之大吗?
短暂的沉默后,江文辉深吸一口气,调整情绪,随即对大家说道:“上课快开始了,咱们先回去吧。
关于报考工程师的事,下课后直接找孙教授就行。”
说完,江文辉看向何裕柱,不过他的脸此刻显得有些怪异。
毕竟这事太震撼了。
他们本是一起上课的同学,虽然知道何裕柱成绩不错,但他居然表了好几篇论文,还直接报考了八级工程师,这谁能轻易接受?
何裕柱明白江文辉的想法,笑着说:“江兄,我只是运气好,在实验楼找到些灵感。
你们也可以多去实验楼或者工厂看看,这对选题和研究方向会有帮助。”
这话并非虚言。
虽然何裕柱是因为挂科才如此努力,但他的悟性确实很高。
研究论文仍需他自己探索方向,这与时代背景也有关。
当时国家初建,百业待兴,尤其是重工业急需人才。
国内机械领域几乎空白,随便选个方向都有很多可研究的课题。
不像后来,各行业赛道都已饱和,某些方向甚至能细分出十几条路径,那时才真叫无从下手。
听到何裕柱的话,江文辉理解他的性格,也感受到话语中的真诚,目光逐渐变得明亮。
原来何裕柱是通过这种方式找灵感的,看来自己以后也不能总待在家,多出去走走,向他学习,对自己研究也有益处。
……
一周后,清华大学。
何裕柱从教学楼出来时,已经没什么学生了。
今天是周五,接近周末,而且他在实验室待了很久,所以人少很正常。“柱子,你平时就这样吗?”
这时,江文辉的声音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