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野菜羹
小冯依旧是一头秀发胡乱飞扬地跑了过来,“柳婆婆,有消息了!常德大街的刘铁匠要卖店铺!”
原来这刘铁匠祖孙三代做制铁生意,家底殷实,觉得响水乡太小,施展不开手脚,便卖了店铺,到更大的地方去施展手脚了。
因为急着出售,再加上并不缺钱,店铺售价并不高昂,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平价,任谁看了都要说一句天大的便宜。
这天大的便宜便让柳婆婆给捡了。
柳婆婆喜道:“太好了!”
她从怀中掏出一叠子散碎银钱,对小冯道:“麻烦你先把这定金交与那刘铁匠,过几日我再将剩下的钱补上。”
小冯笑呵呵道:“好说好说!”
自然不能让他白忙活这一趟,柳婆婆又从怀中掏出另一件物什,红通通的,是个红包。
“小冯啊,这几日你忙里忙外的辛苦了,拿着这钱去买些好吃的,别跟老婆子客气!”
还没塞过去,小冯就连连摆手道:“要说好吃的,这四里八街全算上,除了您家的糖水点心之外,还有谁敢称第一?您给我钱,倒不如给我几包果干更让我高兴!”
柳婆婆笑道:“这可是你说的!”转过身去,仔仔细细给他挑了几包蜜饯果干。
小冯接过果干,拿在手里看了看,笑眯眯道:“糖渍橙皮丶山楂糕丶脆芋头片……都是我爱吃的。柳婆婆您可真会挑。”
柳婆婆笑笑不说话。
红玉心想,哪里是会挑,完全是因为柳婆婆把他的喜好记下来罢了。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柳婆婆年岁大了,记不住事,光凭脑力已无法记清每一个食客的口味爱好,便用笔写在纸上,每日看一遍,一来二去的也就记住了。
令红玉惊讶的是,柳婆婆居然连小冯这种“稀客”的口味都能记住。
房都尉掌管十里八乡的房屋卖买之事,坐落于几个乡村的中心地带,响水乡偏远,是以二者距离并不算近。完全是因为糖水小铺口碑过高,小冯才翻山越岭来买过几次。
不过短短几次交易,柳婆婆居然也能记得住。平心而论,红玉觉得自己做不到。
柳婆婆可真是……前途无量!
半日过後,半下午的时候,买柳婆婆房院那人果然亲自登门把钱送了过来。
见来人是个小姑娘,红玉不禁暗自咋舌:“这姑娘年纪虽小,居然如此有钱。”——完全忘了她自己也是个富婆。
这卖房的钱还没在柳婆婆手里捂热,转头便送去房督尉小冯那里,补齐了剩下的馀款。收拾行李,搬家,简单装潢……如此过了几天,柳婆婆和小宝终于如愿以偿地搬进了店铺。
店铺後宅面积虽然没有原来的院子大,但也是个方方正正小四间。红玉甫一进去,便觉得这地形很是眼熟,有点像後来的四合院,夸道:“院子不错!”
柳婆婆正拿着扫帚扫地,闻言道:“是啊,到时候你就住西屋,方便。”
红玉却还惦记着她那块菜地,“我先理理菜园子,过几天再搬过来和您一起住。”
“那红玉姐姐,你动作可要快点哦!”小宝在一旁说。
红玉笑着应了。
又过了几天,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响水乡村民有个习俗,在小满这一天要去地里挖野菜吃。柳婆婆这个地道的当地人自然也不能免俗,当天就拉着小宝和红玉一起来到野菜地里。
挖野菜,工具必不可少,铁铲是最佳选择。这次无法再自制铁铲,正准备去买一把时,柳婆婆却突然从家里翻出几把,不禁笑道:“还得说是铁匠的铺子,随手一翻都能翻出工具来。”
就这样,她们三人带着这几把天降工具,来到了小崮子山。
正值春夏之交,雨水丰沛,是野菜生长的旺盛时期。小崮子山池塘边,沐浴过水汽的田地,尽是一派勃勃生机。
山坡坳谷间,零零散散蹲着好些人,都是来挖野菜的。柳婆婆见状催促道:“快挖,不然的话一会儿都被人挖没了。”
这可真是与时间赛跑啊……
柳婆婆问红玉:“可识得哪种野菜能吃吗?”
红玉点头:“认得。”作为种植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认出可食用野菜自然是不在话下!
“那好。”柳婆婆道:“你帮我看着小宝!”说完便蹲下身子,马不停蹄加入到挖野菜大军。
话音刚落,低头一看,小宝果然好奇地巴望着她:“红玉姐姐,哪种野菜能吃啊?”
红玉便为他一一介绍:这是荠菜,这是马兰头,这是金花菜,这是雪里蕻,这是艾草……一边说一边挖,没过多久,篮子里就装满了翠绿鲜嫩的野菜。
在她的指点之下,小宝也挖了不少,特别是灰灰菜,简直对它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