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雨文学>马嘉祺:《暮色等待》 > 会议室里的撑腰(第1页)

会议室里的撑腰(第1页)

会议室里的撑腰

周五的阳光透过会议室的落地窗,在红木长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攥着笔杆,指尖因用力而泛白,耳边回荡着张前辈尖锐的指责:“陈念,这份证据清单你改了三遍还没弄好,效率这麽低,怎麽跟得上团队进度?”

周围同事的目光齐刷刷落在我身上,有同情,有观望,也有几分看好戏的意味。我刚想开口解释——上周为了配合其他部门紧急调取证人证言,我连续两个晚上加班到凌晨,才耽误了这份清单的修改——可话到嘴边,却被张前辈不耐烦的挥手打断:“别找借口!做律师最重要的就是高效,你这样拖拖拉拉,客户早晚会投诉!”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我低着头,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心里又委屈又不甘。入职半年,张前辈总以“锻炼新人”为由,把大量额外工作推给我,可每次出了一点小问题,他都会在公开场合严厉指责,从不给我辩解的机会。

就在我深吸一口气,准备硬着头皮承担下所有指责时,一道沉稳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会议室的沉寂:“张律师,稍等。”

我猛地擡头,看见马嘉祺从座位上缓缓站起身。他今天穿了件浅灰色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骨上那道浅浅的疤痕。阳光落在他身上,给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却丝毫掩盖不住他语气里的坚定:“陈律师上周完成的XX公司合同纠纷案案卷,我看过,逻辑链条比我当年刚入职时还要清晰,细节把控也很到位。”

张前辈脸上的怒气明显一滞,显然没料到马嘉祺会突然为我说话。他愣了愣,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马合夥人,我不是针对小陈,就是觉得她效率还能再提高……”

“这个案件本身时间紧丶证据量大,”马嘉祺没给张前辈继续说下去的机会,目光平静地扫过桌上的文件,“後续我会协助陈律师一起推进,梳理证据脉络,确保下周一按时交付给客户。”

短短几句话,没有一句指责,却字字掷地有声。张前辈的脸色从错愕转为僵硬,最终只能讪讪地坐下,嘴里嘟囔着“有马合夥人协助就好”。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缓和,同事们悄悄收回目光,有人低头翻着文件,有人假装喝水,却没人再敢多看我一眼。

我坐在座位上,心脏像被什麽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又暖又酸。桌下的手不自觉地攥紧,指甲深深嵌进掌心,却一点也不觉得疼——比起心里翻涌的情绪,这点疼痛根本不值一提。我偷偷擡眼看向马嘉祺,他已经重新坐下,正低头看着案卷,侧脸线条干净利落,仿佛刚才那句维护,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可只有我知道,他那句话里藏着多少温柔。当年他刚入职时,以“三天梳理完五年积案”的效率在律所一战成名,是所有人公认的“天才律师”。他说我比当年的他还要优秀,不是客套,而是带着满满信任的肯定——就像高中时,我因为一道数学题卡壳而烦躁,他把我的错题本拿过去,认真地说“这道题你的思路比参考答案还巧妙”,让我瞬间找回自信。

会议继续进行,可我却有些心不在焉。目光落在笔记本上,眼前却不断闪过刚才的画面:马嘉祺站起身时坚定的背影,他看向张前辈时平静却不容置疑的眼神,还有他提到我案卷时语气里的认可……这些画面像小太阳,驱散了我心里所有的委屈和不安,只剩下满满的暖意。

散会时,同事们陆续走出会议室。张前辈路过我身边时,脚步顿了顿,没说话,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便匆匆离开。我收拾好东西,刚想跟上去,手腕却被轻轻拉住。

回头一看,马嘉祺站在我身後,手里拿着我的保温杯:“刚才看你没怎麽喝水,先喝点热的。”他把杯子递给我,目光落在我攥得发红的手背上,眉头微蹙,“手怎麽了?攥这麽紧。”

我慌忙把手背到身後,摇摇头:“没事,刚才不小心攥紧了。”

他没拆穿我的谎言,只是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别往心里去,张律师就是对工作要求严格。下午三点,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们一起梳理下案件证据。”

“好,”我点点头,声音有些沙哑,“谢谢你,马律师。”

“跟我还客气什麽?”他笑了笑,眼里带着熟悉的温柔,“快去工作吧,我先回办公室等你。”

看着他转身离开的背影,我握紧手里的保温杯,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里,驱散了最後一丝因指责带来的寒意。我想起上周加班时,他路过我的工位,看见我桌上堆得像小山的文件,默默放下一杯热牛奶;想起我因为当事人的无理要求而委屈时,他在茶水间递给我一张纸巾,说“别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想起他给我写的《职场应对指南》里,特意标注“面对不合理指责,无需过度自我怀疑”……

原来,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悄悄为我撑腰,把我护在他的羽翼下,让我在复杂的职场里,能少受一点委屈,多一点底气。

下午三点,我准时敲响了马嘉祺办公室的门。推开门,看见他正坐在桌前,把案件相关的文件按类别整理好,桌上还放着两杯热柠檬水——一杯是我的,加了两勺蜂蜜,他记得我不爱喝太酸的。

“坐吧,”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把一份整理好的证据清单推给我,“我把现有证据分了三类:合同原件及补充协议丶证人证言丶财务流水,你先看看有没有遗漏。”

我接过清单,仔细翻看。他的字迹工整清晰,每一项证据後面都标注了关键信息和待核实的问题,甚至连证据之间的逻辑关联都用箭头标注了出来。看着这份清单,我想起高中时他帮我整理的错题本,也是这样,条理分明,重点突出,总能帮我快速找到问题的核心。

“这个证人证言,”我指着其中一项,“上周我联系证人时,他提到当时还有一位在场人员,我还没来得及核实。”

“我已经联系过了,”马嘉祺说,打开电脑里的文档,“这位在场人员同意下周一出庭作证,我把他的联系方式和证言初稿都整理好了,你看看是否需要补充。”

我看着文档里详细的证言记录,心里暖暖的:“你怎麽知道我还没核实?”

“猜的,”他笑了笑,“你上周一直在忙其他部门的事,肯定没来得及。我就先帮你联系了,省得你再跑一趟。”

原来,他一直都在默默关注着我的工作进度,知道我哪里忙不过来,哪里需要帮助。我看着他认真工作的样子,突然想起上午在会议室里,他为我撑腰的场景,眼眶悄悄发热。

“马嘉祺,”我轻声说,“上午……谢谢你。”

他擡起头,看着我,眼神温柔:“我说过,遇到麻烦,不用自己扛。不管是工作上的,还是其他方面的,我都会陪你一起面对。”

“可是,张前辈他……”我有些担心,“会不会因为这件事对你有意见?”

“放心吧,”他摇摇头,“律所看重的是工作成果,只要我们按时高质量完成案件,他不会说什麽。而且,我既然敢为你说话,就有能力处理好後续的事。”

他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让我瞬间放下心来。我看着他,突然想起周五傍晚长椅上的对话,想起他说要补回错过的时光,心里像被填满了什麽,暖暖的,甜甜的。

“对了,”马嘉祺突然说,“下周末我要去北方出差,你要不要一起去?案件结束後,我们可以去看雪,就像当年约定的那样。”

我愣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好,我想去。”

他笑了,眼里满是期待:“那我们就这麽说定了。下周一案件交付後,我们就订机票。”

夕阳渐渐落下,把办公室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我们一起梳理完证据,已经是晚上七点。马嘉祺收拾好东西,自然地接过我手里的公文包:“走吧,我送你回家。今晚想吃什麽?我知道一家很不错的饺子馆,北方口味的,味道很正宗。”

我笑着跟上他的脚步,心里暗暗发誓,这一次,我再也不会像当年那样逃避,我会勇敢地抓住这份感情,和他一起,把那些错过的时光,一点一点补回来。

走出律所大楼,晚风带着冬日的凉意吹在脸上,却一点也不觉得冷。马嘉祺把外套披在我身上,外套上还带着他身上淡淡的薄荷味,清新又温暖。我们并肩走在路灯下,影子被拉得很长,紧紧靠在一起。

“马嘉祺,”我擡头看着他,“你说,我们现在这样,算不算实现了当年的约定?”

他低头,看着我,眼里满是温柔:“算,也不算。”

“为什麽?”我疑惑地问。

“算,是因为我们终于一起走在了逐梦法律的路上;不算,是因为我们还有很多约定没实现——一起去看北方的雪,一起去故宫,一起……过一辈子。”

他的话让我脸颊发烫,却也让我心里充满了期待。我握紧他的手,掌心温热,心里无比坚定:“那我们就一起,把所有的约定都实现。”

他笑了,用力回握我的手:“好,一起。”

路灯的光芒落在我们身上,把我们的影子紧紧重叠在一起。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无论职场上遇到多少风雨,生活里有多少挑战,我都不再是一个人——因为有马嘉祺在我身边,为我撑腰,陪我面对,把所有的委屈都变成温暖,把所有的遗憾都变成未来的惊喜。而我们的故事,也会像这冬日里的暖阳,越来越温暖,越来越明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