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厂长把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报到部里,引起了轰动,工业部,农业部,石油部,军部,交通运输部的领导都来到轧钢厂看拖拉机,也让技术部的人进行各种测试,他们现场观摩,
去年第一台国产拖拉机下线,使得当地万人空巷,还上了报纸,那拖拉机是履带式的,只能用来犁地,
轧钢厂生产的拖拉机就不一样了,农忙时可以犁地,小拖拉机适合整个北方地区小地块耕地,丘陵地也可以,加个车斗就可以拉货,比卡车实用,而且适合各种路况,耐造,不容易坏,坏了也容易修,结构简单。
大拖拉机适合大型农场犁地,运输,也可以用于部队运输,毕竟部队的卡车也紧张,而且还有很多是缴获的,时间太久,隔三差五抛锚,
这也是学开车要先学会修车的原因,你不知道它啥时候坏,这时通讯太落后,总不能随车配电台,坏半路上只有司机自己修。
拖拉机的好处就是只要发动机不坏,别的地方也很难坏,因为配件少,还简单。
1956年国产卡车下线,但是产量有限,生产成本也高,全国那么多地方需要,供应不过来,
这个拖拉机生产成本低,容易量产,适合短途运输,用途广泛,各个部门都想要,
农业部跟工业部都想打拖拉机的主意,想把拖拉机的生产划到他们下面的工厂,
方厂长也不是吃素的,不可能孩子生出来送给别人养,没这个道理,自己是轧钢厂不假,但是轧钢厂也在生产农机,也有能力生产拖拉机,
几个部门商量了一下,最后批了一块地建农机厂,隶属于轧钢厂,没有什么复杂的审批流程,直接批地块建厂房,
现在国家一穷二白,只要你能造出来东西,国家就会全力支持,而且没有什么审批环节,直接就能上马,建设速度更是快的吓人,
不像后世申请一个项目,经过层层审批,等到产品过时了项目才审批下来,这个项目也就废了。
…
林峰的老爹本来就是农机车间的车间主任,正科级,现在轧钢厂建分厂,很自然的就成了农机厂的厂长,升为副处级,
这个位置也不是没人争,不少人走关系,还有上面的领导想安插人进来,都被否决了,
一方面是因为拖拉机是人家儿子弄出来的,父亲享受儿子的功劳天经地义,
另外有方老爷子和几个小弟的家长在上面压着,谁的关系也不好使,需要找关系往上爬的人,找的关系也硬不到哪去,再说谁也不敢一下得罪那么多人,
就这样林峰的老爹又一次因为自己儿子升职了,成了正儿八经的中层干部,
不管什么年代都一样,有的人熬资历,一辈子都没机会升一两级,上面有人的情况下,就是人家一句话的事,还有可能是跳着往上升。
…
轧钢厂扩建批下来之后也没有马上动工,主要原因是没人,
1959年为了庆祝建国十周年,四九城10个大工程在同时进行,大会堂、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全国农业展览馆、国宾馆、华侨大厦、火车站、工人体育场,同时施工,而且必须在59年国庆之前全部完工,
十大建筑之首是大会堂,全市的施工队都去了这十个地方干活,
现在主体工程都已经完工,再过几天施工人员就会陆续撤离,剩下的就是内部装修,不再需要那么多人。
所有建筑从开工到建成只用了十个多月,大会堂最高峰的时候有三万五千人在干活,十大建筑最高峰有三十万人同时干活,很多工人下班或者周末都去帮忙,这也使这些个宏伟的建筑创造了一个建筑奇迹,在没有大型机器,全靠肩挑的时代不到一年建成。
…
没几天,四九城地区变天了,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不带停的,
过年以后一直是干旱,如果没有大黄为了积攒功德金光到处施法下雨,半年时间几乎一滴雨没下,
现在刚进入夏季就开始下大雨,真是大灾之年,全年没有好天气,干旱时一滴水没有,如今下雨就是奔着洪涝灾害去的,
真的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林峰用神识看了一下老家方向,那边不太妙,村子在山脚下,边上有条河是从深山里流出来的,如果这样继续下,不用等到晚上,再过两个小时就能形成洪水,甚至泥石流,村子有可能被冲走,沿河有不少村子呢,
“大黄,你得干活了,再这样下去我老家不保,整个地区不知道有多少村子会出事,粮食也保不住。”林峰站在走廊里,看着外面的大雨对着在狗窝里睡的正香的大黄传音道,
“是把云收了还是咋办?”大黄问道,
“现在还有没有干旱的地方?”
“六月份开始就陆陆续续的下雨了,暂时没有干旱的。”
“这么多水不下也浪费,把它整个推到沙漠深处吧,沙漠发洪水对谁都没影响!”
“得嘞!”
半个小时后,天空放晴了,林峰看了一下老家那边,河里水位明显上涨很多,田地里都是水,不过只要不再继续下,最多一天水位就能下去,影响不大,
东边的水库也到了极限,快扛不住了,再继续下也得出事,整个河北甚至更远的地方也都到了极限,如果继续下雨,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北方地区的粮食也会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
大黄这次救了这么多人,秋收时修为应该能增长一大截,
不行自己也得抓紧修炼,这个狗东西修为越高越鄙视自己,不能落下太多。
没有仙法,人很难跟大自然抗衡!
…
八月中旬农机厂终于开工了,十大建筑不但占用了大量人力,更是把能调集的建筑材料,都用了,
上级费劲巴拉从更远的地方调集建筑材料,更是把十大建筑剩下的材料凑到一起运过来,凑合着用,才保证农机厂的开工建设,
直到月底才勉强凑齐整个厂区建设所需材料。
建厂房简单,人员充足,都是十大建筑撤下来的施工队,干劲十足,经验丰富,预计三个月能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