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朱棣,只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
“你懂什么?”
朱棣的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这个二儿子,满脑子,都是打打杀杀。他只看到了,林远立下的功劳,却没看到,林远那份奏折背后,隐藏的,更深的东西。
什么“叛乱”,什么“迫不得已”。
朱棣,一个字,都不信!
这分明,就是林远,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他,用这几十颗瓦剌贵族的人头,在告诉自己:你看,草原,很乱!那些人,不老实!除了我,谁也镇不住他们!
然后,他又立下军令状,把自己的脑袋,都押了上来。
这又是在告诉自己:父皇,您看,我多忠心!我把命,都交到您手里了!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好一招,以退为进!
好一个,林远!
朱棣,感觉自己的胸口,堵得慌。
他发现,自己,又一次,被这个年轻人,逼到了墙角。
同意?
那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离不开他。承认了,自己,拿他没办法。这三个月里,天知道,他会在草原上,搞出什么更大的动静来。
不同意?
怎么不同意?
林远,把话,说得这么漂亮。又是请罪,又是立军令状。自己,要是强行,把他召回来,万一,草原,真的乱了。这个责任,谁来背?
难道,让自己,再组织一次,几十万人的大军,御驾亲征吗?
国库,还撑得住吗?
自己,这把老骨头,还撑得住吗?
朱棣,闭上了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他感觉,自己,像是,在和一个,看不见的对手,下棋。
每一步,都被对方,算得死死的。
自己,每走一步,都掉进对方,早就挖好的坑里。
这种感觉,让他,无比的憋屈,和愤怒!
许久。
他,睁开了眼睛。
那双,曾经,让无数敌人,闻风丧胆的眼睛里,此刻,却充满了,深深的疲惫。
“传朕旨意。”
他的声音,沙哑,而又无力。
“准奏。”
“告诉林远,朕,等他三个月。”
“三个月后,朕,要看到一个,朕想要的,草原。”
王瑾和朱高炽,都松了一口气。
只有朱高煦,撇了撇嘴,似乎,有些失望。
朱棣,没有再看他们。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那份奏折上。
他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奏折上,“提头来见”那四个字。
“林远啊,林远……”
“你,最好,别让朕失望。”
“也最好,别逼朕……对你,动刀子。”
他的声音,很轻,轻得,只有他自己,能听见。
一股,比暖阁里的炭火,更炽热,也比窗外的寒风,更冰冷的杀意,在他的眼底,一闪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