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我真的没有……”
见秦京如眼眶泛红,秦老二眉头紧锁:“到底有没有,等明天进了城自然清楚!”
说完,他饭也没吃就回了屋。
秦妈看出他是心里憋着气,叹了口气,轻声劝秦京如:“你爹就这脾气,别跟他计较。”
第二天天还没亮,秦老二就匆匆收拾好东西,带着秦妈一起赶往公社坐车。
公社门口除了办事的人,还聚着几个等车的。一看秦老二这阵势,大家心里都明白了。
“哟,他二叔,这是要进城替你闺女讨公道?”
“我是去找人问清楚!”秦老二一听这话就火冒三丈,什么叫“讨公道”?这人会不会说话?
“哎,算了算了,他二叔,你女儿的事村里谁不知道?”
“不就是跟了人家半年嘛,好歹也在城里享过一阵福,是不是?”
一个戴草帽的老汉劝了一句。
“反正事情都这样了,你就看开点,以后找女婿少收点礼金得了。”
旁边几个等车的人也纷纷附和,秦老二越听越气。
“够了!少在这儿胡说八道!我根本不信我闺女会做那种事,今天进城我非要问个明白!”
秦老二涨红了脸,怒声吼道。
“要真是她做的,我认!但要是没有,那就是她秦淮如嘴烂,故意造谣!”
这话一出,众人顿时安静下来,互相看了看,知道秦老二是劝不住了。
他非要自讨没趣,那就随他去吧,反正跟旁人也没关系。
不一会儿马车来了,几人上了车,一路无话。颠簸许久,终于到了四九城。
公社的人好心,把秦老二两口子带到了大致的位置。
日头正烈,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
路上行人三三两两,望着眼前宏伟的建筑,秦妈李凤霞忍不住红了眼眶。
老两口相伴多年,很少有机会进城,没想到这次专程赶来,竟是为了洗刷女儿所受的冤屈。
她抬手抹了抹泛红的眼角。
秦铁柱——也就是秦老二,清了清嗓子说道:
“等把女儿的事说清楚,咱们也顺道在城里转转。”
李凤霞愣了一下,心里泛起一阵酸楚。
城里处处都要花钱,他们哪来闲钱逛呢?
但她明白秦铁柱是想宽慰自己,便没再多说什么。
两人按着地址边走边问,走得脚酸了,喉咙也干得疼,却舍不得停下歇口气。
周围不是高楼就是来往的自行车,没一样是他们熟悉的,心里实在慌。
可一想到女儿还在家受苦,只好咬紧牙关继续往前走。
从中午走到傍晚,两人总算找到了地方。
李凤霞连忙拉了拉秦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