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雨文学>怎么是我登基[基建] > 180190(第19页)

180190(第19页)

若是面对同辈,雁萧关自会用尽手段劝对方帮忙,可游岑极年长他一轮,又是众多子弟的师长,他到底要守些规矩,遂解释道:“我并未想让游博士一直困于官场之中,只是游博士学识渊博,资历深厚,任别驾方可压服众议。”

“而绮华暂代治中,有游博士协调,既能发挥她的实干才能,又能避免非议,待时机成熟,由游博士举荐,再将绮华扶正,之后若游博士认为绮华已堪当别驾,便可放权于她。”

游岑极顿时了然,厉王此举是想借他之名压制府衙官员的异议,毕竟此番考中之人大多是国子监学子,游博士身为师长,学子们自然不敢违逆。有他坐镇,以女子之身踏入官场的绮华便能放开手脚施展才能,再凭实力彻底让众人信服。

如此一来,待游博士功成身退,绮华也能在官场站稳脚跟。

游岑极微带诧异地看了一眼雁萧关,他未曾想到,平日里看似万事不管的厉王,竟能将绮华之事考虑得如此周全。

这一刻,游岑极终于明白,自己那心高气傲的儿子为何甘愿受雁萧关差遣,还发自内心敬服。

他眼底泛起赞叹,以小见大,此番雁萧关并未动用王爷权柄直接为绮华撑腰,而是以游博士任别驾稳住大局,让绮华以暂代之名行使治中实权,既避开“女子骤登高位”的争议,又能在实操中积累政绩,等新政成效显著,再借游博士之口顺理成章提拔,届时即便有人不满,也难敌铁打的实绩。

不愧是隐忍数年,一举揭发当年陆家冤案之人。

“下臣这就去拟文书。”游岑极抱拳应下。

游岑极出门时,恰巧撞见了方才脑海中闪过的身影,游骥。

只见游骥一身戎装,大步跨进院门,显然也是来寻雁萧关的,冷不丁抬眼看见游岑极,他猛地定住脚步,恭恭敬敬唤道:“父亲。”

这段时日,游岑极整日埋首处理元州政务,被繁杂琐事缠身,而游骥则负责城内巡防,更多时候是带着神武军及两千余名府军将士操练。

游岑极一手抱着文书缓步走近,虽说父子二人现下同在元州,又都效命于雁萧关,却因职责不同鲜少碰面。此刻四目相对,两人都不是惯于流露情感的性子,游岑极只是在路过游骥身旁时,抬手轻拍他肩膀,脚步微顿:“好好做事,遇事多听王爷吩咐。”

“是,父亲。”游骥郑重点头。

话音落,父子俩便错身而过,一个带着文书匆匆而去,一个迈着坚毅步伐朝主厅走去,两道身影很快消失在暮色笼罩的回廊转角。

游骥踏入厅内,抱拳沉声道:“王爷,末将发现夜明苔似乎今日便要带麾下人马离开元州,特来请示是否要采取行动。”

雁萧关刚要起身回后院,闻言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随他们去,若能把人全带走倒也省事。”

“已核查清楚,”游骥顿了顿,又补充道,“府军中但凡与之有关之人都已离开,包括城内隐藏的人手都已在陆续撤离。”

对于夜明苔的行动,雁萧关并未多问,倒是就军队操练事宜多问了几句。

游骥一一回禀后,雁萧关叮嘱道:“我这些时日无暇过问军营事务,神武军操练万不可懈怠。”

说到府军时,雁萧关略作思索,沉声道:“一定要整肃军务,不得有违纪之事,但凡有错,一律从严处置。”

游骥挺直脊背,高声应命,见雁萧关要走,他又问:“此次府军人手损失不少,是否要即刻招募新兵补充?”

雁萧关脚步一顿:“招募之事暂缓,先将现有兵力重新整编,把可靠之人提拔上来,稳固军心。”

游骥这话倒是提醒了他,扩军之事确实该提上日程了。

他转身看向游骥,继续说道:“眼下元州初定,人心浮动,招募新兵容易混入别有用心之徒。待局势稍稳,再另行广纳青壮,涨涨募兵的经验,届时回赢州后正好能主持扩军一事。”

大梁朝士兵的主要来源本是兵户,兵户与其家族世代为兵,可这些年大梁与北境战事不断,士兵死伤惨重,逃亡者亦不在少数。兵户不足,兵力亏空后,扩军便只能招募有军事技艺的精勇补充,或是像神武军这般,收纳无处可去的流民,若想让寻常青壮主动投身军伍,怕是还得下番苦功才行。

雁萧关望着窗外渐浓的夜色,道:“待元州事定,得好好计划募兵一事,让投军之人无后顾之忧,如此,方能招来士兵。”

不过此事到底还不急,雁萧关摆摆手,让游骥先回去同军中弟兄们好好商讨,列个周全计划上来。

待游骥领命退下,他才转身往后院而去。

此时已入夜,月光洒落回廊,雁萧关踩着树影,脑中仍在思索招兵之事,大梁朝近几年招兵越发困难,说到底还是根子上出了问题,兵户世代为兵,看似稳固,实则早已积弊深重。

大梁朝与北境常年征战,兵户子弟十去九不归,剩下的要么伤残,要么早已对军旅生涯心生畏惧,而朝廷对兵户出身的士兵少有优抚,战死士兵家眷失了壮劳力,日子过得愈发艰难,至于伤残老兵,更是无人问津。

这般境况下,谁还愿让自家子孙再入兵户?

再者,大梁朝除边境之外,许多地方算是承平多年,腹地百姓已习惯安稳度日,田间劳作虽辛苦,却也能守着妻儿老小,总好过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

即便是偶有灾年,流民宁愿乞讨流浪,也鲜少有人愿投军。至于原因,军中粮饷时常拖欠,将官克扣更是常事,入了伍,怕是连顿饱饭都难安稳吃上。

北境流民投军倒算是一条出路,可在元州,又哪里去寻北境流民?

踏过回廊,雁萧关推开后院的门,将脑中思绪暂且搁下,眼下元州之事尚未完全落定,招兵的难题且等游骥的计划出来再说吧。

而他,亦有要紧事要办,他的玉米种子还未种下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