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再犹豫,微合上眼,在心里默念,“我需要将沼泽改为良田的详细方子,包括排水、改良土壤、施肥、作物适配等相关内容。”
还未等他再默念第二遍,雁萧关和眠山月便同时有了感应。
眠山月连忙将系统面板展开,上面清晰显示着几行字,“检测到宿主强烈需求,触发支线任务—‘沼泽新生’。任务目标,三个月内完成赢州沼泽试点区域首期排水工程,任务奖励,《沼泽地改良全册》手册一份。”
雁萧关看着光屏上的任务说明,瞬间笑了出来,在眠山月毛茸茸的脑袋上揉了揉,“还真成了,你这小家伙,关键时刻倒还挺靠谱。”
眠山月骄傲昂头,“那是,也不看我是谁的系统。”
一旁的陆从南凑了过来,他虽看不见系统面板,但听两人对话也猜得八九不离十,忍不住咂舌,“这么说来,沼泽改良田这事,应是八九不离十了?”
“三个月完成试点区域首期排水工程,时间有些紧,等过完年,就得让他们从沼泽边缘先寻个合适的试点区出来。”雁萧关点头,指尖在系统面板上轻轻一点接受任务,“好在只是排水,应该没问题。”
任务一接,雁萧关浑身干劲都提了起来,他小心将地图收好,又把眠山月放在肩头,转身对陆从南道,“去把官修竹叫来,还有负责农田水利的几个工匠,就说我有要事相议。”
陆从南应声而去,没一会儿,官修竹便领着几位工匠进来,一起规规矩矩行了礼,“参见王爷。”
“不必多礼。”雁萧关开门见山,“我想要赢州那处沼泽的一部分先排空水,你们中有没有对沼泽地熟悉的人?说说看,怎么下手最合适?”
几人一听,脸上都露出凝重。
官修竹皱着眉,他对此事一窍不通,自然不会多言,倒是他身后一位年长的工匠迟疑着开口,“王爷,沼泽地淤泥太深,寻常工具根本插不进去,而且排水格外困难,沼泽地范围又广,一处地方的水刚排出去一些,周边的积水立马又会涌进来,没有确切的法子,寻常做法根本无济于事啊。”
“这点我知道,”雁萧关早有准备,“若是选一处旁侧地下有暗河支流的地界,把沼泽水引入暗河,排水速度就能快上不少,而且我此次去夷州,见夷州有户人家的子弟制作了风力翻车,那是专用来排沼泽水的工具,正好能派上用场。”
几人眼前一亮,年长工匠抚着胡须道,“用风力翻车排水?若是有风助力,倒比靠人力挖渠省力许多。”
“只是要寻暗河支流也不容易。”有人提出。
“这个不必操心,我这里有沼泽地形图,你们只说在有暗河支流和风力翻车的情况下,能不能一试?”雁萧关直接问。
第218章
匠人们闻言对视一眼,都觉得若真如雁萧关所说,再加上风力翻车,确实值得一试,不过他们没敢把话说死,“我们愿意带着手下徒弟去试试,不过得先带着人去沼泽边探探虚实,才能判定最终是否可行。”
“好,”雁萧关没有为难他们,“需要什么工具、人手尽管开口,王府库房和神武军都能调派,先把准备工作做足,等过了元宵,神武军就护送你们过去。”
几人又细细商议了半日,从工具筹备到人手分工,可没见过实地情况,许多事情都无法敲定。
不过官修竹对雁萧关所说的事满怀信心,临走时还说道,“若是真能成,赢州的田地便能多出数倍,百姓们可就真不愁无地可种,无粮可吃了。”
送走他们,屋里还没来得及恢复安静,门外便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明几许走了进来,身上带着股淡淡的硫磺味,并不难闻,“在忙什么?”
雁萧关将他拉到身边,把刚才收好的地图展出来给他看,“我不是听吴管家说林家人想把沼泽变良田吗?这并不是异想天开,系统给了具体办法,只不过需要先完成系统任务……”
明几许看向他,目光落在他神采飞扬的脸上,笑着点头,“如你所说,现下只缺风力翻车,不必忧心,按吴管家的本事,应当能把林家子弟请来。”
“真的?”雁萧关眼睛一亮。
不过不等明几许回答,他便喜道,“那我就等着他们了。”
说完便将排水的事情抛在了脑后,往明几许那边凑过去,“今日怎么回来这么早?铁坊的事忙完了?”
明几许嘴角噙着浅浅的笑意,“差不多了。”
雁萧关看他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打算,硬生生将到了嘴边的追问咽了回去,既然绿秧说明几许要给他个惊喜,那他便安心等着。
整个大梁朝,唯有交南偶有男子互生情意、女子结伴生活的情况,却从未有过两个男子大张旗鼓成婚的先例。
可此次雁萧关要迎一男子为王妃,没有一个人对此有异样想法。毕竟百姓们心里都清楚,是雁萧关来了赢州,他们的日子才真正有了盼头,从当初的吃不上饱饭,到如今粮仓里囤有新粮,曾经唯一的县城荒芜冷清,如今已有一座偌大的赢州城拔地而起,日子可谓是翻天覆地。
而那些曾颠沛流离的流民和在山里挣扎求存的山民,更是将雁萧关视作再生父母,私下里不少人都为他立了长生牌,在家中供奉。
他的婚事,自然无人敢置喙。
与此同时,宣州和元州也收到了雁萧关大婚的消息。
绮华和赫宛宜自然要去参加婚礼,自打得到消息,便马不停蹄地交接手头事务。只不过她们如今一个是元州的主事人,另一个则掌管着元州最大的瓷器和羊毛买卖,日进斗金,实在不便甩手就走,自然又是一番忙碌。
她们的动静自然瞒不过旁人,消息很快传遍元州上下,元州百姓听说雁萧关要成婚,个个都打心底里高兴。
若非身份不够,又与王府没有足够交情,怕是恨不得厚着脸皮也要去赢州参加婚礼。即便去不了,也绝不能少了贺礼。
因此,等绮华和赫宛宜踏上去赢州的船时,整个元州从百年大族到普通百姓,家家户户都托他们捎来了贺礼,上有金银绸缎、精美瓷器,下有平民妇人亲手绣的鸳鸯帕子,满满当当装了好几船。
绮华看着堆成小山的贺礼,哭笑不得却无法推脱,她若是推拒,怕是整个元州府衙门前都要被这些贺礼淹没了。
不过,看着这些五花八门的礼物,她面上虽显无奈,心里却满是欣慰,这哪是普通的贺礼,分明是元州百姓打心底里对雁萧关的敬重与感激。要知道,如今大梁不少地方的百姓都在明里暗里骂着当地官员苛政,可雁萧关离开元州后,百姓们却依旧念着他的好,连他的婚事都这般上心,这份情意实在难得。
“真好,兄长走到哪都能让百姓记挂。”赫宛宜随手拿起一个绣着“喜”字的荷包,瞧着上面细密的针脚,满脸抑制不住的笑意,“等到了赢州,兄长看见元州百姓的这份心意,定也高兴。”
绮华点头,望着船窗外掠过的水波,眼底满是期待,她已许久没有回赢州了,也不知赢州此时是何般模样。
船帆鼓鼓,载着满船的贺礼与心意,缓缓朝着赢州方向驶去。
与元州满城百姓如自家办喜事般高兴的景象不同,宣州百姓听闻雁萧关大婚,只当听了场热闹,毕竟,即便宣州已被划为雁萧关的封地,可无论是地方上官、军队统领,都未曾有过变动。
而雁萧关明面上自始至终没踏足过宣州,百姓们与他素未谋面,自然对这位厉王没什么实感,在他们看来,只要不耽误做生意,头上多一位王爷压着也无所谓。
倒是宣州的不少商人对雁萧关有几分好感,因着赢州城出的瓷器、肥皂和山货,不少宣州商队都从中赚了大钱,如今听说雁萧关成婚,送上几句祝福,再备些礼,于他们而言不过是顺水人情。
真正为难的是宣州的官员们。
当初元州“换天”的过程早已传至他们耳中,种种传闻之下,谁都知道雁萧关不是好招惹的,可不是随便那个人都能在短短不到一月的功夫,雷厉风行的将上至刺史、下至豪强全送去见阎王爷。
听闻这般手段,他们私下里早捏了把汗,若是雁萧关要来整治宣州,他们能扛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