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雨文学>濡画,锢色 > 第2章 叠彩调色(第13页)

第2章 叠彩调色(第13页)

她的授课方式也让我惊喜。

没有刻板的条条框框,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

她更像一个引路人,带着好奇和热情,领着我穿梭在艺术的长廊里。

今天讲的是文艺复兴早期的湿壁画。

她不仅分析技法,更会引导我去感受那些宗教画背后,普通工匠对“光”和“救赎”最朴素的渴望。

她说话时,语不快,但每个词都带着思考的重量,银灰色的眼眸会随着讲述的内容,时而明亮,时而深邃。

当她讲到乔托如何突破拜占庭的僵硬程式,赋予人物以人性的温度时,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在画册上轻轻划过,仿佛能触摸到几个世纪前墙壁的肌理…那一刻,我仿佛也感受到了那种创造的悸动。

日期[某次授课后的日期]

爱音老师似乎很疲惫。

今天下午的课程,讲着讲着印象派对“瞬间光影”的捕捉时,她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语也慢了下来。

我抬头,现她不知何时,单手支着额头,眼帘低垂,浓密的樱粉色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呼吸变得均匀而绵长…她竟然坐在我对面的扶手椅里,就那么…睡着了。

我一时怔住,连呼吸都放轻了。

午后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暖融融地笼罩着她。

几缕粉俏皮地翘起,随着她平稳的呼吸微微颤动。

她睡着的样子,毫无防备,甚至带着点孩子气的稚拙,与平时授课时那种沉静睿智的气质截然不同。

桌上摊开的画册,莫奈的《睡莲》映衬着她安静的睡颜,竟有种奇异的和谐。

我的心跳莫名地快了几分,不是被惊扰的恼怒,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柔软。

她一定是太累了。

那些深夜赶稿的日子,那些为了生计奔波的压力…我轻轻起身,没有惊动她,只是将手边那杯已经微凉的红茶换成了温水,又拿过一条薄毯,极其小心地、盖在了她的膝上。

看着她沉睡的侧脸,我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这个在网络上用画笔和文字打动我的人,这个在课堂上为我打开艺术新世界的人,她不仅仅是一个Id,一个老师。

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会疲惫、会不小心在午后打盹的、名叫千早爱音的人。

而这份认知,让之前那些隔着屏幕的欣赏和好奇,悄然沉淀,滋生出一种更复杂、更温热的东西。

日期[后续某次授课后的日期]

爱音老师今天谈到了艺术创作中的“共情”。

她说,伟大的作品往往诞生于艺术家对描绘对象最深切的“感同身受”,无论是人、物,还是一种情绪。

她引用了尼采关于“深渊凝视”的话,又谈到现代心理学中的镜像神经元理论…她的思维总是这样跳跃又深邃,能将哲学、心理学和艺术史如此流畅地编织在一起。

我看着她侃侃而谈时亮的眼睛,看着她为了解释一个概念而微微蹙起的眉头,看着她无意识用指尖缠绕一缕粉的动作…一种强烈的渴望攫住了我我不仅仅想理解她讲述的知识,我更想理解…她。

理解是什么塑造了她这样的视角,是什么让她在困顿中依然能保持对美的敏锐感知,是什么让她的话语总能精准地触动我心底某个隐秘的角落。

当她讲到“共情是双向的桥梁”时,目光不经意间与我交汇。

那银灰色的眼眸清澈见底,仿佛能映照出我所有的思绪。

我慌忙垂下眼帘,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日记本的皮质封面,感觉脸颊微微烫。

这份悸动,这份想要靠近、想要理解的渴望,这份因她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而牵动的心绪…我想,这大概就是…爱意萌生的感觉吧?

只是,这份爱意,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会扩散向何方?

我尚不清楚。

我只知道,每周等待爱音老师到来的日子,成了这偌大宅邸里,最鲜活的期盼。

爱音的手指停留在那深蓝色的皮质封面上,指尖冰凉。她刚刚读到的文字,像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她麻木的心底激起一圈圈混乱的涟漪。

anonTokyo…粉丝…樱色长…

那些字句带着一种近乎天真的热度,描绘着一个她几乎快要忘记的自己——那个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廉价颜料画出的街头写、抱怨房租、却依然对光影和人性充满好奇和表达欲的千早爱音。

素世,这个将她囚禁、用项圈和绳索羞辱、在画架上肆意掠夺她尊严的人…竟然曾是屏幕另一端,默默关注着她那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碎片和艺术尝试的…粉丝?

爱音感到一阵荒谬的眩晕。

她银灰色的眼眸死死盯着那几行字,仿佛要穿透纸背,看清写下这些文字时,那个坐在书桌前的少女,脸上是否真的带着她笔下那种“不真实感”和“着迷”。

那些对她疲惫睡颜的细致观察,那小心翼翼盖上的薄毯,那因她一个眼神而“脸颊烫”的悸动…字里行间流淌的,是一种笨拙的、小心翼翼的、甚至带着点诗意的倾慕。

这和她所经历的暴行,简直是两个平行宇宙的故事!

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撞击着,带着一种被撕裂的痛楚和更深的困惑。她几乎是带着一种自虐般的急切,手指微微颤抖着,翻开了下一页。

日期[大约是爱音开始疏远素世后的日期]

为什么?

为什么爱音老师最近总是显得那么疲惫?

眼下的青黑更重了,连那樱粉色的丝都似乎失去了些光泽。

我提出支付双倍的课时费,希望能减轻她一些负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