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三十一章 腦葉白質切除術

首先進行的是陳文偉的手術,手術室設在外科樓十層神經外科的一個Ⅰ級特別潔淨手術室。

Ⅰ級是手術室空氣潔淨度最高階別,塵粒最少,細菌濃度最低,適用於顱腦、器官移植等手術。

此時寬敞的手術室內,一身病服的陳文偉已是以仰臥位平躺在手術床上,因為打好全麻而在沉睡之中。相比凌晨的時候,患者年輕的臉龐又憔悴萎縮了幾分,兩邊臉頰更顯凹陷下去。

麻醉師和護士們在候著,不多時潔淨走廊門被開啟,一群穿戴著無菌衣裝的醫護人員走了進來。

顧俊就走在其中,看著周圍燈光明亮、儀器齊全的手術環境,頗有點感觸,回來了。

只是……這裡雖然不是簡陋的石道,將要施行的事情卻更加野蠻。

“患者體徵平穩。”坐在麻醉機旁的麻醉師郭軍對他們說道,“麻藥還是能抑制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的。”

顧俊看了看麻醉監護系統螢幕的腦電圖,訊號線條顯示陳文偉正處於深度催眠狀態,圖形看著就跟平常人沒什麼兩樣。不過手術過程中會不會引起機體的什麼應激反應,他們這裡沒有一個人有任何經驗。

腦葉白質切除術的標準手術方式源於條件落後的年代,無法保證精確度,也是其飽受詬病的原因。

但現在有了一些更成熟的方式和更先進的影像裝置配合,比如用MRI精確定位目標,大大提高了手術的精準度。

這個部位的切除術,還是會應用於挫傷、腫瘤病變等的情況。

只是因為惡夢病患者即使病情尚在輕期,免疫力和機能狀況卻都已經大不如前,手術方案要考慮到術後恢復。因此定下的方案是以新科技結合舊方式,那是能有效破壞腦葉白質的,而且創傷更低。

不過主刀司寇顯、一助宋以龍等人,全都嚴陣以待。

這幫中年男人雖然每一位都是東州醫學部最好的神經外科專家,就連四助也不例外,做各種開顱術是家常便飯了,在這種野蠻方式方面卻缺乏經驗,還容不得出現半點錯誤。

“就當普通手術來做吧。”司寇顯鼓勵了大家一句,也鼓勵著自己。

眾人往手術檯邊落好位置——神經外科手術有不同站位,主刀醫生站在患者的頭部上方,麻醉機設在左側,動力系統和器械臺設在右側。而顧俊是站在器械護士後面一些張望著。

與此同時,經由手術檯上方無影燈的攝像頭,以及周圍多個的監控攝像頭,這裡的情況正在實時播放在這個樓層的一間會議室的大螢幕上,以及精神心理樓的研究中心,還有總部的研究所那邊。

無數的研究人員都在默默地觀看,秦教授、唐志峰他們也是其中之一。

很快,各個螢幕上是手術開始的影像,陳文偉的頭部被三釘頭架固定,並向手術入路對側旋轉了90度,頭髮早已被剃光了,腦電監測電極感測半頭罩避開了術部。

鮮血湧流,鮮血又被止住,他們先做頭皮切口,再做皮下解剖……

顧俊在遠邊一直凝神看著,來之前他已經看過些資料,也有參加剛才的術前會議,知道這是在做什麼。

患者頭部兩側都要各鑽一個小孔,每側將在不同的三個位置實施手術。

眼下,司寇主刀用單極電刀切開顳筋膜、顳肌、骨膜層,再把相應的那一小塊肌皮瓣在骨膜下分離,用拉鉤固定好,裡面的顱骨就暴露出來了。

“開顱鑽。”主刀醫生說,器械護士就給。

司寇顯接過一把裝上了小鑽頭的Midas Rex開顱鑽在手中,俯身對準患者術部的顱骨,也就是耳道的正上方準備打孔,這個鑽孔位置是已經精確計算好的了。

嗞嗞的電鑽聲響起,同時打破了手術室、指揮中心等多個地方的沉靜,緊張的暗流正在湧動。

手術室裡都是做慣開顱的老油條,最不習慣的還是顧俊,往腦袋上動手腳,總是比肢體更要令人發冷。

他就這樣望著那個轉得看不清楚的高速鑽頭,一點點鑽破了患者堅硬的顱骨……

接著一助宋以龍用刮匙清理掉鑽孔下方的骨碎殘渣,而司寇顯接過一把“腦白質切斷器”,它就像一把大螺絲刀,杆子把手連著一支伸入腦部的長細探頭,側面是開了口,並且沒有尖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