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五十九章 圓夢而歸

星辰大海之路,也許真的就在腳下。

接下來的兩天,衛康釋出了一些在空間站拍地球的照片,還有在太空中吃飯,洗漱和運動的影片。

這一次,他和簡練雲一起出鏡,完美再現了太空蜜月之旅。

衛康雖然沒有直播,但這些影片和照片發出去,也在網路上引發了一股熱潮。

#太空蜜月之旅,#普通人的太空旅行,等標題同時佔了好幾個熱搜,久久不下。

網友們懷著好奇心,熱情圍觀這兩口子在空間站中的一切。

說到底,宇航員對網友來說,還是有種陌生感,即便他們經常開直播,將空間站中的日常生活展露在眾人面前,依然有種距離,沒那麼接地氣。

但衛康不一樣,粉絲對他有一種“自己人”濾鏡,加上數年的持續關注,感情也非常深厚,能夠完美代入他的視角,體驗在太空中的生活。

吃飯,睡覺,刷牙洗臉,甚至上廁所,從衛康的視角放出來,粉絲們天生就有一種親切感,彷彿親臨其境一般。

因此,這趟空間站之行,比說幾句“星辰大海”更有用,甚至讓太空之旅更加深入人心,這樣的效果,倒是出乎當局意料之外。

除此之外,本來簡練雲也打算去艙外行走的,但由於艙外活動是在完全失重的條件下進行,主要依靠人的上肢進行操作,這對上肢的力量和耐力要求非常高。

這對女性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挑戰,和男性的臂力,提醒和臂展的先天優勢相比,女性對加壓後艙外航天服的操控力,需要花費更多的努力,鍛鍊很長時間才能完成,這也是全球女航天員都要共同面對的難題。

而簡練雲訓練時間太短,上肢力量無法達標,光是穿著240斤的航天服在艙內操作一會,她的胳膊就一陣痠痛,手抖得拿不住東西。

這一點跟長時間訓練的女航天員不能比,所以她不得不放棄了艙外行走這一活動。

也就導致了她只能在艙內活動,主要任務是打輔助,給老公拍攝各種影片和照片。

當然,兩人也拍攝了不少合照和影片,這趟蜜月之行,算是圓滿完成。

第四天,終於到了離開的時候。

兩人戀戀不捨地跟空間站裡的航天員一一告別。

短短几天時間,雙方已經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要離開還有些捨不得。

其實兩人也可以在空間站多逗留幾天,但從太空返回要進行14天的醫學隔離,重新適應地球的空氣和重力環境,並杜絕微生物的變異影響。

加上去之前的14天集訓,來回總共要花上一整個月的時間。

而兩人在現實中,一個是醫藥集團總裁,一個是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工作都非常忙碌,能抽出一個月的時間來圓夢,已經很費勁了。

再加十天半月的話,可以,但沒必要。

三天,足夠兩人在空間站體驗完一切。

主要還是空間站的空間有限,兩人又沒有什麼科研任務,要是帶著工作而去,還能再呆久一點。

如果換成月球,衛康還是願意多花上半個月時間,把自己的腳印覆蓋在月球表面的每一寸土地上。

衛康再次進入運載飛船,並返回地球,已經是一天之後了。

這一次的回程,就像乘坐高鐵時的感覺一樣,安靜又平穩。

他都沒注意到飛船什麼時候離開了空間站,只有在落地的一瞬間,才察覺到一絲震動。

“技術太厲害了。”衛康心中默默想道,還沒反應過來,就被一群人抬出了狹小的艙室。

兩人坐在椅子上,背對著一望無際的黃色戈壁,與飄揚的紅旗和飛船合影留念。

由於在空間站呆的時間比較短,所以他們並沒有那麼虛弱。

在坐著接受採訪後,又吃了一頓營養大餐後。

來到京城的航天療養院,兩人已經可以勉強站立起來了。

“哈哈,我感覺去趟太空,好像也沒有那麼累。”衛康顫巍巍地靠牆而立,興高采烈地說道。

簡練雲坐在床頭,正要說什麼,電話響了。

她一邊掏手機,一邊忍不住笑出聲:“哈哈,肯定是我爸找我,希望他這次沒穿著浴袍吧,上次那事真的太搞笑了,我跟你說,這事我能笑他一輩子。”

衛康扶著牆來到床邊,慢慢躺下,感覺全身肌肉頓時鬆弛下來。

他滿足地掏出手機,立即看到一條新聞推送。

“華夏首個‘商業航天員培訓計劃’釋出,普通人有望進入太空。”

不禁連連點頭:“不錯不錯,看來我國的民用航天產業是真的要發展起來了。”

正要點進去細看,卻聽得身旁簡練雲猛地坐了起來,發出一聲驚呼。

“什麼?病人得了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