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天災囤貨:開局一口鍋 第3節

莫嘉月搖搖頭。

“好吧。”莫嘉年嘆口氣。他思忖了半天,還是沒把昨晚的事說出來。家裡總共就這麼大點地方,昨天妹妹醒來說媽媽不見以後,他看過廚房的方向,簾子被風吹動那裡根本就沒人。但妹妹哭了以後,媽媽卻又從廚房裡出現了。

媽媽不對勁。

但媽媽依然對自己和妹妹很好。

莫嘉年拿著碗筷去了廚房,一邊想一邊開始洗自己的碗筷。

莫斐走下兩邊貼滿小廣告的樓道,終於來到了街上。

她在的小區,說是小區,不過是老城區一處破破爛爛亟待拆遷,可政府又沒有拆遷的老房集中區。

住的人不少,還很雜,大多數都是一些為了孩子上學的租戶。

好在附近最基本的生活設施都很齊全。包括離這不到五百米的菜市場,為民大藥房,還有一些南雜店、理髮店等,想買些什麼東西都能拿到很便宜的價格。亂中有序,熱鬧非凡。

嘉年和嘉月讀的小學則在兩公里外,是個師資力量雄厚的公辦小學,叫做青朗小學。

這學校要是按照以前的政策很難進。

但現在實行按房子所在的片區入學,嘉年和嘉月現在正在同一個班讀小學三年級。

“小莫又出去買菜啊!”一個穿紅色上衣加黑色九分褲的女人熱情地朝莫斐打招呼。

莫斐愣了一下,馬上按照原主的記憶想起這人是一樓門面的鄰居李虹。

去年剛搬過來開水果店,兒子在青朗小學讀一年級了,還來家裡問過莫嘉年功課。週末有時候兩家的孩子也會一塊玩。

莫斐馬上回應,看著一樓剛搬出來的一箱桃子:“虹姐,你們家這桃子看著不錯,給我留兩斤,等我回來來買。”

“好嘞!”李虹高興極了,立馬就拿起塑膠袋給莫斐揀著個頭大又飽滿的桃子裝。

莫斐在這地方住了好多年,認識她的人不少。

她光是走到菜市場的路上,就起碼停下來打了十幾聲招呼。

莫斐從最開始的不適應,到後來應對得遊刃有餘。

她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她現在就是莫斐,莫斐就是她。

菜市場的早市格外熱鬧,四處都響著吆喝聲、交易聲。

微信和支付寶掃碼的聲音此起彼伏。

來這裡買菜的除了附近的住戶,還有很多從全城各地趕過來的老人家。

老人家覺少,起得早,才願意大清早地坐公交車過來,就為了上這給家裡買最新鮮又最便宜的菜。

莫斐不免有些被這氣氛感染。

進酒店做了大廚後,採買食材的事就有了專人管。

她自己平時吃飯也是在酒店後廚對付。她已經很久沒有自己來過菜市場買菜了。

而今天她不是要買家常和擺攤要買的菜。

她要買的是能夠保證天災進化期徹底到來時,夠她們一家三口吃的菜。

反正空間可以保鮮,那能買多少,就買多少!

莫斐剛在心裡這句話,看著原主銀行卡里的餘額就傻了眼。

第3章 批發

十萬。

莫斐一連數了三遍,發現銀行卡里確實只有這麼多錢。

這點錢能買的物資太有限了。

“……”莫斐收起手機,想念起她在那個世界的六百萬存款來。

原主大學退學後,拿著高中學歷找不到什麼像樣的工作。

服裝店銷售、收銀員、餐廳服務員都幹過。最開始年紀小沒什麼經驗,又碰到苛刻的老闆還賠了不少錢進去。可孩子餓得嗷嗷哭,奶粉罐卻見了底,原主就一天打幾份工,連軸轉。

好在後來原主遇到一個好心大姐,介紹她到一家小公司當前臺,這樣四處奔波的日子才算結束。週一到週五上班,給交五險,工資到手還能剩個3000塊。最重要的是離家近,原主中午可以回家做飯讓孩子們吃。

除此之外,從孩子們上小學開始,原主除了週五的晚上都會擺夜市攤,週末和節假日基本淨收入在300左右,工作日晚上會差些但也能有200出頭。

這樣算下來,原主一個月差不多收入有□□千。一年其實也有11/12萬左右的收入,但其實存不下來什麼。

別看小學在九年義務教育之內,但花費卻不少。

兩個孩子一個學期的班費+資料+牛奶費+課外閱讀+伙食費+放學補習+外出活動調研,一共大概是5000左右。兩個學期就是一萬。

此外原主聽說有的孩子除了語數外輔導班,還要上各種興趣愛好課外班,主打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原主徵詢孩子們的意見後,給莫嘉年報了圍棋,給莫嘉月報了畫畫,不讓孩子在起跑線上輸得太難看。

此外每個月要還4000的房貸,要交水電煤氣費300,交通費200,伙食加水果600,日常消耗品(紙巾、衛生巾、牙膏等)100,人情往來200,話費和網費100,孩子的學習用品、零食玩具300,日常小病小災200……

原主自己一年到頭買不了兩件衣服,但是兩個孩子每兩個月都會各買一套新衣服,每個季度買一雙鞋。夏天的衣服還好,三四十塊錢的也能穿,看不出太大區別。冬天的衣服又要厚實暖和質量好又要好看,一件就要四五百了。

孩子們現在求知慾旺盛愛看書,買書買雜誌本來也是一筆錢。但孩子們懂事,想看書了就去書店一坐就是一天。看完後拍拍屁股便走,不留下一片雲彩。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