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大理寺斷案日常 第76節

“也就是說,不苦師太對明/慧有救命之恩。”

老尼聽到這句話,居然遲疑了一下,然後才道:“是。”

“你們之中,有人是在明/慧之後來到庵中的嗎?”

“沒有,明/慧是不苦師太收的最後一個弟子。”

姚徵蘭掃視眾人一眼,問:“那你們相信,明/慧會殺不苦師太嗎?”

眾尼沉默,唯獨老尼道:“信與不信,又有什麼關係?事實擺在眼前,由不得人不信。”

姚徵蘭聞言,話題一轉:“這時節,山裡都有些什麼菌子?”

老尼對那十歲出頭的小尼姑道:“明玉,去廚房把我們常吃的菌子拿來給大人看看。”

小尼姑答應著,歡快地跑走了。不一會兒從廚房提來一個籃子,裡頭裝著小半籃淺棕色油汪汪的菌子。

“大人,這便是我們秋天常去山裡採摘的菌子,我們都叫它油蘑。”老尼道。

姚徵蘭點點頭表示瞭解,道:“方才我來時,見庵後有田,可否請師太帶我去庵中存放農具的地方一觀?”

老尼不明所以,但仍是伸手道:“大人這邊請。”

她帶著姚徵蘭走到後院西北角一間房間前,推開房門。

姚徵蘭走進去一看,這是間柴房。房間的東面整整齊齊地碼著劈好的柴禾,西邊牆角則堆著一些農具,不用走近,打眼一瞧,便看到農具中有一把挖土用的鏟子。

姚徵蘭轉身,看著靠近東牆下砍在劈柴用的樹墩上的那柄簇新的斧子,再看看牆邊堆著的整齊劃一的柴禾,問道:“庵中是誰負責劈柴?”

一位身形粗壯的女尼從後頭擠到前面道:“是貧尼負責劈柴。”

姚徵蘭閃開一邊,對女尼笑道:“我長這麼大還從未見過旁人劈柴,不知師太能否劈一根讓我開開眼界?”

這麼一個小小的要求,女尼自然無法拒絕。

她上前拿起那柄斧子,放了一截木頭在樹墩上,高高揚起斧子一個下劈,斧子砍在木頭上,卻不是砍在正中間,而是一邊粗,一邊細。

女尼在樹墩上連著剁了三下,將那根木頭一劈兩半。

“師太果然神力。”姚徵蘭讚道。

女尼原本有些緊張的模樣,聽姚徵蘭這麼說,暗暗鬆了口氣。

姚徵蘭在柴房裡轉了一圈,忽然發現未劈的柴堆邊掉著一隻草編的蟈蟈。她彎腰撿起來。

“這是我的,我正找呢。”那十歲出頭的小尼姑跑到姚徵蘭跟前道。

姚徵蘭將蟈蟈遞給小尼姑,什麼都沒問。

看過了柴房,姚徵蘭又提出要去看明/慧和不苦師太的房間。

明/慧的房間裡什麼私人物品都沒有。

不苦師太的房間裡擺設稍微多了一些,大多是花草盆栽之類。

姚徵蘭一邊在室內轉悠一邊問道:“不苦師太遇害之後,這間房裡有沒有人來收拾過?”

老尼道:“縣太爺說了不讓動,我們平時也就進來給花草澆澆水,不曾動過別的東西。”

姚徵蘭俯身往床下看了看,看到床下有一隻箱子,就拖了出來。

開啟箱蓋,裡頭是一些尼姑日常會穿的衣物,疊放得整整齊齊。但箱子的一角空了一塊,空出的空間成明顯的四方形,好像原本那裡有個四方形的物件被人拿走了。

她將箱子放回原處,起身四顧。

房間東邊和西邊的牆上都掛著花鳥畫,唯獨南邊有窗的牆上空著。走近細看,牆上一個指甲蓋大小的地方白得特別明顯,好像新粉刷過。

“這裡是不是原本掛著一幅畫?”姚徵蘭回身問眾尼。

老尼道:“不曾掛畫。老尼還曾特意問過不苦師太,為何不在此處掛張畫,她說此處靠近窗邊,掛畫容易受潮。”

“原來如此。”姚徵蘭恍然,接著問道:“在不苦師太出事之前,庵中可有發生別的事情?或是,來過別的人?”

“就一個羅秀才,誤認明/慧是他姐姐,天天上山來找明/慧。除此之外,並未發生別的事情,也未來過別的人。”老尼道。

看過不苦師太的房間後,姚徵蘭就帶人辭別眾尼出了望月庵。走出一段距離後,她問衙役:“之前你們來望月庵調查,可曾發現庵中有男人?”

“沒有。這尼姑庵中,怎會有男人?”衙役驚訝道。

姚徵蘭吩咐蕭曠:“蕭捕頭,派兩個人在附近蹲守,這望月庵中應該有個力氣很大的男人。柴房樹墩上都是深深的劈砍痕跡,而方才那名女尼只是勉強將柴禾劈到底,不可能在樹墩上留下那些痕跡。發現這個男人後,將他帶到驛站來,就說我要問話。”

蕭曠領命。

一行下了山回到清河縣。

到了驛站外,姚徵蘭拿出自己的錢袋交給蕭曠道:“蕭捕頭,待會兒派兩個人去買半扇豬回來,要完整的,不要剁碎。晚上請大家吃豬肉。”

蕭曠拿了錢袋,不消他吩咐便有兩名差人自告奮勇去了。

姚徵蘭進了驛站,上樓時剛好和從上面下來的李逾碰上。

李逾眼睛一亮:“姚兄,你回來了,我正想去找你呢。”

姚徵蘭站定行禮:“見過郡王。不知郡王找我何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