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74抗命

沒有功名和資財的民戶,還不是一樣被人奴役。

看看,有明一朝,國祚276年,出了24613位進士,軍籍進士就有65o6人,約佔總人數的26.46%,僅次於民籍。

有明一朝以軍籍考中進士,最後在文官集團登頂入內閣甚至坐上輔寶座的也是大有人在,李東陽、萬安、劉吉、夏言、張居正、沈鯉、趙志皋、王家屏、葉向高、方從哲等一大批閣臣皆是軍籍子弟。

說這些,也是因為後世對明朝軍戶的一些誤解。

別管什麼民籍、軍籍,都有既得利益者。

不少軍籍進士以輔之尊也不願意放棄他們的軍籍,就可以想象其中的價值了。

而魏廣德在這個時候也注意到口信上說的,自然也就是說他們不會按照命令列事,而是過了杭州灣就登6,慢是慢點,但是勝在安全。

雖然在上岸前,依舊充滿危險,可是沒辦法。

至於倭寇肆虐的台州府和溫州府,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希望那邊的衛所能夠頂住更多的時間,等待援軍抵達。

這次的戰略計劃到這個時候已經是完全破產了,根據浙江那邊的危害大小,肯定是有人要負責的,撤職查辦還是輕的。

想到老爹他們這會兒怕是已經坐上大船沿江而下,算算時間怕是已經出來長江,正在沿著海岸線向浙江前進,魏廣德心裡就是一緊,要是倭寇也學會了圍點打援的戰術,這上萬衛所軍怕是就凶多吉少了。

魏廣德在心裡暗罵自己多慮,儘想些不吉利的事兒,可是又不自覺的要往那個方向去想。

其實這會兒屋裡所有人都和魏廣德差不多的想法,張宏福就在一邊嘀咕道:“早知道這樣,就該調安慶營和南湖營過去,他們都是習水戰的。”

“南湖營就算了,他們剿鄱陽湖的水寇都吃力,還指望他們去大海上剿倭寇。”

吳棟卻是接話說,不是看不起他們,是完全看不起他們。

鄱陽湖水寇,之前據說是寧王豢養的。

現在寧王早就沒了,可是水寇卻是依舊存在,始終都沒能完全滅除。

“好了,別想那麼多,吉人自有天相。”

張世貴要擔心的,早在指揮衙門的時候就已經擔心過了,這會兒反而是最平靜的一位。

他自然也希望這次出征不會有事兒,不過他們這些衛所裡的應襲舍人們其實已經做好了接班的工作,事實上他現在每天都要去衛所裡處理他爹離開後的公務,做起了九江衛的指揮同知的工作。

九江衛這些年來一直就只有三個指揮僉事,還缺一位的,為什麼?

朝廷裡沒有人嗎?

當然不是,世襲武職還沒有實缺的多了,還不是有幾夥人在朝廷裡較勁,想要佔下這個位置。

而他們這些已經佔下位置的,自然更不會願意讓實職旁落。

這屋裡人就沒一個去為此時正處於水深火熱中的浙江老百姓去想想,都只關注自家的事兒,也包括魏廣德。

實在是職微言輕,就算說了也沒人理會,至少在考到功名前就是這樣的地位。

親戚是親戚,可你沒有職位可襲就是個白丁,這屋裡所有人,將來最次也是五品官身。

希望沒事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