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44平倭策

其實這也不是說他多聰明,而是當下最熱的話題,後世那也是熱搜第一的存在。

魏廣德很清楚,其他的考生肯定也會關注,現在就是看他們會怎麼思考這個問題。

魏廣德相對於其他人來說,或許多出那幾百年的見識是他唯一的優點了。

特別是後世那場八年抗戰,其實在魏廣德眼中,那裡才止八年,中日之間的戰爭自甲午那年就已經開始,之後的九.一八,仇恨也是在此時也達到一個頂點,之後的七七事變不過是讓仇恨徹底爆。

只是後世人沒人聯想到當下大明的抗倭戰爭,畢竟在那個時代,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所謂倭寇其實是海盜。

當下的明人,大多都沒有意識到倭人的狼子野心,天朝上國的思想根深蒂固。

魏廣德也不會去打擊這種思想,其實現在有這樣的思想才是對的。

此時的大明帝國,綜合國力那是雄踞環宇,只是在軍力上,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偏弱,所以看上去似乎國力弱小。

所以魏廣德的平倭策,開篇就把大明朝建立後和倭國之間的關係列明瞭。

“太祖高皇帝混一寰宇.博海之外莫不臣僕.惟日本未至乃遣使臣諭之......”

開篇,魏廣德就說了日本對大明的不臣之心。

此時,其實大明國內也就是朝堂上仍稱呼其國為倭國,但是日本之名在大明官方已經傳開了,所以魏廣德也沒有用倭國來稱呼他們。

前面說了日本對大明的敵視,然後話鋒一轉到了“上天有好生之德”,就是朝廷應該再遣使臣諭之,讓倭國國王收斂屬下,避免兩國交戰生靈塗炭。

至於剿倭,魏廣德自然是從選將、練兵、籌餉為主,這年代大部分讀書人,能夠想到的剿倭也就是前兩條,甚至不少還在喊口號剿倭,用嘴炮殺敵。

魏廣德不會犯這樣的錯誤,那對不起自己的出身。

需要說明的是,魏廣德知道現在的稅法是有問題的,後世各國稅收都是以商稅為主,誰還會把徵稅重心放在農業上。

其實現在沿海的倭亂,在魏廣德看來,就是打破大明朝現有稅收模式的一個機會。

只是魏廣德不打算作死,對於開徵的商稅,魏廣德知道動了誰的蛋糕,這是現階段的自己絕對不能碰的話題。

不過,作為剿倭的臨時收稅措施,魏廣德覺得還是可以提一提。

剿滅倭寇後,這個臨時開徵的剿倭稅就中止。

在魏廣德看來,嘉靖倭亂不是短時間可以平定的,要不後世也不會那麼出名。

以後自己上臺當權的話,再徹底平定它就最好了,名利雙收。

到時候,剿倭稅換個名義,其中固定一部分收入給五軍都督府,讓軍方勳貴從中分潤好處,兵部那邊的大人應該也會支援,畢竟錢收上來先入兵部再下都督府和各衛所,大家都有好處。

戶部可能會有聲音,但是應該也可以壓制,畢竟錢要先到戶部,他們也可以分潤一些。

也就是禮部、吏部、工部和刑部沒啥好處。

刑部那邊其實也可以分潤的,偷逃稅的肯定是刑部處理,審理過程中好處也不會少,罰沒收入分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