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92回京

就在6炳為俞大猷的桉子奔走的時候,一隻船隊靠上了通州碼頭。

碼頭旁幾輛馬車也被牽了過來,踏板搭好後,魏廣德從船艙裡鑽了出來,看了眼岸上的馬車,這才轉身扶住剛走出艙門的女子。

這女子年齡不大卻也是婦人打扮,頭上梳著此時流行的桃花髻,用金絲挽結,且將髻梳高,髻頂亦裝飾珠玉寶翠。

這是這個時代江南,特別是南京、蘇州那邊流行的樣式,也是魏廣德比較喜歡的。

這桃花髻其實現代人並不陌生,它是古裝劇中經常出現的一款經典飾。

這女子清秀絕俗,容色照人,實是一個絕麗的美人。

她還只十六七歲年紀,身形婀娜,披著鮮麗璀璨的綾羅衣裳,戴著耀眼華美的碧玉耳墜就那麼俏生生的站在船頭眺望著遠處的城郭。

自然就是魏廣德剛過門的妻子徐江蘭,魏廣德回京做官,當然要帶上她一起入京。

徐江蘭雖然是魏國公徐鵬舉的女兒,但因為不是嫡女,所以並未上奏求取封號,在府裡也只是被稱呼為大小姐。

“官人,這是到京城了嗎?”

她說話聲音婉轉,神態嬌媚,讓一旁的魏廣德不由得心中一蕩。

對這個媳婦兒,魏廣德還是很滿意的,長得漂亮,氣質也好,還溫婉恭良,面對徐江蘭的問話,魏廣德笑笑搖頭,“這裡是通州,距離京城還有半日路程,很近了。”

徐江蘭雖然是國公之女,可是古代的規矩太多,她其實也沒去過太多地方,在和魏廣德成婚前也只是在南京城附近逛過,再遠就沒有去過了。

九江府,還是徐江蘭這輩子去過的第二個地方,第一次出這麼遠的家門,還十分不捨,也很不適應,畢竟是出嫁。

幸好是大哥徐邦瑞送親,才讓她不至於抑鬱,總算還有能說話的人,但是一路上還是十分拘謹的,幾乎都是悶在船艙裡。

而跟著魏廣德來到京城的一路上,徐江蘭才徹底釋放出少女的天性。

雖然已經嫁為人婦,可畢竟還是少女心性,沿著京杭大運河一路北上就不時跟著魏廣德出了船艙透氣,欣賞沿途美景。

這一路坐船到了通州也絲毫看不出有什麼旅途疲勞的症狀,反而很輕鬆享受的樣子。

“那我們什麼時候去定國公府上拜訪?”

徐江蘭想到離開南京的時候,老爹徐鵬舉的叮囑,讓小兩口到了京城還是去定國公府上走走。

雖然名義上南京的魏國公府和北京的定國公府都是徐達後人,不過道不同不相為謀,在永樂時期就已經鬧崩。

直到那兩代人不在以後,南北兩京的徐家人才開始有了少量的來往,不過也都非常有度,也就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派人送上一些禮物和一封書信,走動還是很少。

現在女兒要隨魏廣德進京,不管現在定國公府在京城是什麼地位,總歸還是國公家族,底蘊在,影響力還在。

雖然沒有實權,可是不管是在京城官場的底層還是在朝堂上,定國公還是能說上話的。

實際上,大明朝的皇帝們,對這些勳貴,不管是開國勳貴還是靖難勳貴都還是很優容。

所以徐鵬舉還是給遠在京城的當代定國公徐延德寫了一封信,一筆寫不出兩個徐字,書信的內容自然是希望徐延德能夠看顧一下魏廣德,至少別被人欺負了。

現任定國公徐延德是嘉靖八年襲定國公爵,祿二千五百石,初任左軍都督、神機營中軍都督等職,嘉靖三十年改領中軍都督府,任大都督。

雖然五軍都督府早已經被兵部架空,可是定國公在京城多年深厚的底蘊,護一護魏廣德這個小官還是沒有問題的。

至於以前,徐鵬舉自然是希望魏廣德能夠被調離京城,不管是去哪裡都比留在京城強。

可是現在又和當時情況不同,現在兩家已經結親,魏廣德成了他的女婿,自然還是希望魏廣德仕途順暢點,對自己家裡也是一層臂助。

當然,主要還是因為徐鵬舉覺得誥命已下,一切其實已經塵埃落定,不用擔心再起波瀾。

“明後兩日再說吧。”

魏廣德看看天色,已經快到晌午。

午飯只能在通州用,晚上城門落鎖前可以趕回京城家中。

下了船,和商會的人告別,魏廣德坐著馬車沒有直接上路,先帶著徐江蘭進了通州城。

這次回京城,只是多了徐江蘭身邊的人,前院後院空房間很多,倒是夠住,所以在晚間車隊進到北京城後,徐江蘭就掀開車簾看著大明朝的帝都。

街上的繁華程度自是不亞於南京城,車水馬龍,行人如織,兩側店鋪酒樓林立,倒是蠻符合徐江蘭對京城的想象。

對於魏廣德在京城的宅子,之前小兩口閒聊的時候也說過。

雖然宅子價格不低,可魏廣德越住越覺得值。

而徐江蘭則是對價錢沒太多概念,對於她這樣的人家來說,只知道自己想不想要,而不會去管價錢的。

回到京城,第一件事兒自然是回翰林院銷假,之後除了拜訪定國公府外,魏廣德還要去一趟他最不想去的地方北鎮撫司。

去北鎮撫司的目的不言而喻,自然是要去看看俞大猷,這也是魏老爹和舅舅的交代,如果可以他還要幫忙走動走動。

其實魏廣德在九江的時候就已經想好對策了,救俞大猷不難,主要就是看舍不捨得花銀子。

現在的魏廣德算是看出來了,只要把銀子送進嚴家,俞大猷只要不是造反,什麼罪都能脫身。

所以,魏廣德對俞大猷那是絲毫不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