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511興化府局勢

俗話說,兵是將的膽,將是兵的魂。

對於他們這些領兵的將領來說,都是很認同此話的。

也是因此,俞大猷和戚繼光共事期間,雖然有些看不得他凡事必動用自練之兵,但從心裡也能理解他的做法。

不過這次,戚繼光帶出來的兵,但說行軍度這一項,就顛覆了他對戚繼光的認識。

有什麼樣的將,就有什麼樣的兵。

現在俞大猷有些懷疑,過去的那個戚繼光怕是已經因為連續的勝利和鉅額的獎賞,開始逐漸墮落了。

“為何如此緩慢?”

劉顯失望的開口問道。

浙兵遠道而來,就算抵達戰場,也要留足數日時間給他們修整,否則也上不得戰場。

但是,就現在的行軍度來說,是真的太慢了。

而這時候的戚繼光只是張了張嘴,但是卻沒有出聲音。

一旁的俞大猷臉色微變,隨即想到了什麼。

“唉。”

輕嘆一聲,俞大猷低下頭去。

他的輕嘆聲,立時就吸引了劉顯的注意,不由得看過來。

不過當他看到俞大猷的動作後,雖心中有了些猜測,可終歸還是不敢確定,只得試探著問道:“志輔知道是什麼原因了?”

他沒有直接問戚繼光,而是問起俞大猷來。

或許是因為俞大猷現在身在局外的關係,所以他還能用比較平和的心態來看待此事,所以也能看得更多一些。

聽到劉顯的詢問,俞大猷抬頭苦笑道:“元敬應該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才是,就比如都督如此急於求戰。”

“唉。”

這次嘆氣的換成了劉顯,“這幾日,我已經收到三封張總督的書信,既重申兵部要求,此戰必須確保萬無一失,不得走漏一個賊人,還要求儘快殲滅倭寇。

可是你看看,就這麼些能打的兵,我怎麼戰決。”

說著,劉顯回身指著身後明軍大營。

在他們身後,是兩處明軍大營,左邊的營寨規模稍小,那是劉顯本部和收攏的敗兵,而右邊的營寨要大得多,那是俞大猷從南贛帶來的人馬。

三個人都默契的沒有說出從周邊府縣調兵增援,實際上他們一路到此,早已見過現在福建各地的明軍是個什麼情況。

這也是當初劉顯沒有從周邊調兵,寧願從逃難百姓中挑選精壯補充的原因。

至於劉顯一直想閩粵總督張臬申請調動的狼兵,此時全部都分配在廣東沿海府縣。

用張臬的話說,興化府已經如此,若閩粵再被倭寇偷襲,哪怕丟失一座縣城,他們必然要承受朝廷的雷霆怒火。

“浙江也不願調動精銳6師南下福建剿滅倭寇。”

劉顯沒來由的說話道,也不知道這是對俞大猷問的還是戚繼光。

話音落下後,久久無人應答,到這個時候,他就知道答桉了。

張臬都不願意調動精銳北上福建,而是守衛廣東,又怎麼奢望浙江方面會調動什麼大軍前來。

怕是能叫戚繼光領兵,也是因為兵部點將的緣故,否則絕無可能讓他南下到此。

念頭及此,劉顯轉頭對戚繼光問道:“元敬,你老實告訴我,這次隨你南下的浙兵,到底還有幾成戰力?”

若是之前,劉顯還對消滅這股倭寇保持很高的信心的話,那麼現在,他心底已經有些虛。

毫無疑問,若是讓這股攻佔興化府城的倭寇逃走,他是鐵定無法承受住皇帝的怒火,朝廷裡那些文官也必然拿他出來祭旗,做替罪羊。

戚繼光知道,到這個時候他已經不能不說出實情了,看了眼劉顯和俞大猷,開口說道:“有兩千人是我之前操練的新軍,也有過剿倭戰場的經驗,還有兩千人是新招募的新兵,並無操練。”

“這麼說,此次剿倭,實際戰力也只有志輔手上的六千兵馬和我手上不足千人,還有就是那兩千上過戰場的浙兵了。”

劉顯這個時候,說話的語氣已經很是低沉,也暴露出他心底深深的失望。

“我前來此處時,也考慮到了此次剿倭的麻煩,所以對那些新兵並未採用過去的訓練方式,而是隻訓練他們列陣和釋放火器,到時應該可以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