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525引火燒身

小皇子從裕王懷裡又被傳到高拱手中,不一會兒又到了陳以勤那兒,很快大家都抱了抱,最後從魏廣德懷裡傳回裕王手裡。

這或許也是傳統,都要抱一抱,以示親近,將來若這孩子長大登基為帝,也是一個談資。

“李芳,設宴,招待高師傅他們。”

裕王接回孩子就吩咐道,隨即又滿臉歉意的說道:“高師傅,諸位,我先過去看看綵鳳兒,一會兒就回來,今晚大家不醉不歸。”

王府的宴席很快就擺上,畢竟這麼大的事兒,廚房那邊一早就猜到,所以並沒有耽誤多長時間。

裕王雖然沒到,不過眾人這會兒都興高采烈的閒聊,酒是一杯接一杯下肚。

不多時,眾人的談話就從因為皇子降生暢想美好中,轉到朝政上,畢竟都是官員。

談了最近主要的朝政,很快話題又轉到東南,這幾個月,明軍攜圍剿興化倭寇之威,俞大猷、戚繼光等率部沿海岸線繼續南下,圍剿各地流竄的倭寇,戰績斐然。

之前明軍圍剿,倭寇往往自知不敵就上船跑路,而這次,俞大猷指揮著水師,乃是水6合圍,讓倭寇登船也逃不出明軍的屠刀,捷報是接踵而至,很是振奮了朝堂。

據廣東上報的公文,現在小股倭寇自知難以抵擋明軍圍剿,已經開始合併,打算合兵一處和明軍對抗。

而說道北地,自然少不得又評論薊遼總督楊選。

“之前善貸曾說,這次楊選在古北口誘捕賊酋通漢其實是自己找了個麻煩,不過現在通漢之子自願為人質,換回通漢,最起碼,就眼下來說,通漢部族應該不會和我大明為敵了吧。”

高拱開口就透出酒氣,不過還是條理清楚的說道。

他口中之事,其實是生在三個月前。

五月,楊選擔心韃子趁三屯營兵力空虛的機會,出兵襲擾薊鎮長城,所以派出大量斥候出關查探敵情。

當然,其中未嘗沒有摸清關外韃子主力位置,也是預防他們偷襲遼東。

只有知道敵人的位置,作戰才能知己知彼。

派人偵查敵情,這本沒什麼,只是古北口一路出關的斥候卻被韃子伏擊,不僅多人被殺,還被俘獲四人。

而俘獲這批斥候的蒙古部族族長通漢也不知道是喝酒喝高了還是什麼,居然大喇喇帶著人,押著四個俘虜到了古北口城牆下,嚮明軍索要銀錢換俘。

在和明軍古北口鎮守參將郭琥談好價格後,他竟然親自進城去取贖金。

然後,自然就是被恰巧趕到的薊鎮副總兵胡鎮撞上,二話不說派出親兵將其捉拿,隨即向薊鎮總督楊選報功。

至於那四名被俘斥候,胡鎮是壓根不想過問。

通漢是誰?

其實,他只是蒙古草原上無數個部族之一的部落族長,可他的乾女兒,卻是土默特部族長俺答汗兒子辛愛臺吉的妻子。

楊選得報後,自認為可以以此拿捏黃臺吉,甚至可以和俺答汗坐下來好好談一談,自然奇貨可居,更不願意理會原由。

或許,他也覺得所謂取贖金,其實只是兩國交戰中使用的計策。

計策嘛,中計自然就是自己蠢,和旁人無關。

捉住通漢後,接下來胡鎮又因為拿捏住這個蒙古部族的命脈,開始和他們進行談判。

之後,更是得到對方保證不和明軍交戰的條件,答應釋放通漢,不過卻要求扣押通漢的一個兒子作為人質。

由通漢的幾個兒子輪流到明軍軍中,每半年一換。

自認為此策保證了薊鎮長城的安全,楊選在得到胡鎮回報後,急忙向朝廷稟告了自己的功勞。

此事,在上個月才報入京城,很是轟動。

不少人認為此策保證了京城北面長城的安危,蒙古對薊鎮的覬覦可休矣。

不過,以楊博、魏廣德等少數人卻是覺得此策不妥。

後世,戰場之上,交戰兩軍在協商一致的情況下,還允許打著紅十字旗收拾戰場,救治傷員和收殮屍體,那種情況下是暫時止戰的。

這次的換俘,其實和那種情況類似。

魏廣德是這麼認為,雖然是敵對關係,可該講的道德還是該有,否則將來被俘將士的安全將變得極度不利,因為他們沒有價值,可能會至極而被殺死。

至於楊博,不管他怎麼考慮,也是覺得這麼做極為不妥,甚至認為此舉有可能招致俺答汗更大的報復,因為明軍的欺騙會點燃蒙古人的怒火。

不過在嘉靖皇帝面前,楊博的提醒並沒有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