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619經筵賜宴

而事件的起因,則是因為京察過後,科道現當年被貶黜之人甚多,但偏偏沒有一個山西籍官員。

自然而然,他們想到了主持此次京察的官員楊博,他就是山西人。

“當時,身為吏科給事中的胡應嘉也參與了彈劾楊博,後來的事兒你應該也知道吧。”

起個頭,陳矩就不再說下去了。

魏廣德當然知道這事兒,內閣看實在鬧得厲害,就由高拱出來說和。

而當時高拱怎麼說的胡應嘉,那自然是胡應嘉他們最大的失誤,做為吏科,他們在京察的時候本就應該是監督作用,可是他們沒有做到,所以才出現這樣的事兒。

胡應嘉還能怎麼說?

如果楊博真的利用京察徇私舞弊,包庇山西官員的話,那麼他們吏科自然難辭其咎。

只能說這個時候的胡應嘉有點得意忘形,忘記了此事別人可以彈劾,唯獨吏科不能摻和。

因為高拱的話,科道對楊博的彈劾到此結束,估計高拱也沒有想到,他會因此被六科的人給記恨上吧。

“而且,內閣之前的情況,朝野都在盛傳,高拱恃才傲物,剛愎自用,對推薦他入閣的徐閣老全無半點恭敬之意,反而處處為難,凡事有所忤,必與自己強爭......”

陳矩還待再說,魏廣德已經擺擺手。

那些私底下的話他當然聽人說過,這也是裕王府人許多也對高拱不滿的原因。

“這麼說,徐閣老已經聚集了一大幫看不慣高拱的人了,他們這是打算直接把高拱搞倒哇。”

陳矩能說出這話,想必知道的,看出來的人更多。

就算朝中和高拱素無瓜葛的人,這個時候怕也會跳出來在高拱身上踩上兩腳,希望能引起輔徐階的關注,或許自己有機會飛黃騰達。

至於為什麼現在只是科道在彈劾,而沒有其他人參與此事,應該還是摸不透隆慶皇帝的心思,所以還按兵不動。

只是一旦反高拱成為朝野共識,成為政治正確的時候,怕也沒多少人還會顧忌皇帝的感受了。

胡應嘉這次的行動,應該是和徐階暗中達成某些協議,有徐階在幕後推動吧。

魏廣德心裡這麼想。

不過高拱以後進晚輩身份卻負氣凌人,如此不知好歹,也著實令人不可忍受。

陳矩難得從宮裡出來一趟,和魏廣德很快就坐在酒席間開懷暢飲起來,醉了直接被魏府下人送入客房休息。

不過魏廣德因為感受到壓力,所以並未直接回後院休息,而是又一個人坐進書房裡思考起來。

想的,自然是高拱倒臺後朝廷的局勢又會如何?

白天的時候他就有這個猜測,雖然吃不準此事背後是否有徐階的參與,可是就目前來看,魏廣德寧願相信徐胡二人應該是達成了交易的。

若是高拱真的被擠兌走了,內閣剩五人,徐階和張居正肯定是一派的,其他三人各成一派。

陳以勤肯定向著皇帝,李春芳就是個擺設,處事優柔寡斷,只會循規蹈矩,郭樸呢?

有高拱在,郭樸還可以和高拱聯合對抗徐階。

高拱倒臺,郭樸大機率也只能夾著尾巴。

好吧,有陳以勤、張居正在內閣,想來自己的日子應該還是很好過的。

魏廣德現在也只能這麼想了,顯然在他內心裡不認為高拱能躲得過徐階的謀劃。

此役,高拱必敗無疑。

按照陳矩所說,南京的彈劾奏疏隆慶皇帝並未駁回,全部留中,都懶得拿回去讓人看了。

如此,倒是有點息事寧人的味道。

至於高拱,隆慶皇帝自然不會讓他在家裡歇著。

第二天就下詔讓高拱回內閣當差,好言寬慰,對彈劾之事隻字不提。

不過這個時候嘉靖皇帝引漸近,朝中官員也都被此事吸引,似乎暫時把彈劾之事放下。

書稿交接完畢,校錄館眾人也各自分道揚鑣,返回各自衙門。

魏廣德第一次到吏部報道,緊接著迎接他的就是齋戒。

為您推薦